国际世界语博物馆,国际世界语博物馆

首页 > 世运档案

    世界语在中国教育领域 (1905年—1999年)

    世界语在中国教育领域 (1905年—1999年)
    一.世界语教学在世界语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世界语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它的教学活动。1887年柴门霍夫公布的语言方案《第一 书》实际上就是一本教材,得到《第一书》的人们立即开始学习世界语。后来学习的人越来 越多,逐渐形成了世界语运动,而世界语运动的发展又促进了世界语教学,所以世界语教学 与世界语运动是密不可分的。
    世界语在20世纪初传入我国时,也是通过教学这一途径。一是外国的世界语者来中国办班,传播世界语。如1905年一位俄国人在上海开办世界语讲习班,陆式楷等人参加学习。第二年陆式楷组织上海世界语学社,举办夜校,教授世界语。二是中国的留学生在国外学习了世界语,回国开展世界语运动。如许论博在法国学习了世界语,回国后 在广州从事世界语活动。这样世界语就从上海、广州传播到其他地方。
    世界语教学的作用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起到宣传世界语的作用。通过教学,让人们亲身感受世界语的优美动听、简单易学、语法规律、逻辑性强和富于表现力的特点,这是对世界语的最好的宣传。二是起到普及世界语的作用。通过教学,让尽可能多的人学会世界语,从而扩大世界语者在各个领域的队伍,不仅使世界语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加强世界语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渗透。三是起到培养骨干人才的作用。通过办专业培训班,造就一批水平较高的世界语专业工作者和世界语师资,使他们成为世 界语运动的中坚力量。
    正因为世界语教学在世界语运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级世界语组织对世界语教学都极为重视,从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到地方世界语组织都设立了相应的教育机构,专门负责有关世界语教学的工作。实践表明,世界语教学在世界语运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没有世界语教学便没有世界语运动。

    二.中国教育部对世界语教学的重视和支持
    早在1912年蔡元培先生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首任教育总长时,就通令全国师范学校 开设世界语选修课,以便培养世界语的师资,为在小学教授世界语作准备。1921年,在广州举行的第7届全国教育联合会议上,蔡元培先生又提出一项议案,获得通过。议案敦促 全国学校和教育行政机关,将世界语逐渐推广到小学中去。这些倡议虽然在当时由于条件所限,未能执行,但它对世界语在中国的传播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解放后,教育部门对世界语教学更为重视。1963年8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出公函,通知全国高等院校凡有条件者可在外文系开设世界语第二外语课,其他系科可开选修课,以培养世界语干部。通知全文如下:
    “我国对外活动和国际宣传工作急需一批政治上可靠的通晓世界语的干部。目前国内掌握 世界语的人才很少,而且多是老一辈的专家,年龄较大,需要培养一定数量的新生力量。
    世界语是一种国际辅助语。它是综合日尔曼语和罗曼语的优点而成的,语法简明、规范,较易学习。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欧各国已有许多人掌握了世界语;建立了世界语的国际组 织,并经常有国际性活动;用世界语出版的刊物已有一百余种。对于这个领域的活动,我们必 须准备条件,积极参加。
    根据世界语的性质和特点,采取在高等学校外文系开设第二外语、在其他系科开加选课程 的办法培养干部,比较合适。预计每周学习二、三小时,学习二年即可达到用世界语从事普通会话和翻译的水平。
    根据国家需要和学校现有师资条件,我部希望下列学校从下学年开始,在有关系的高年级开设世界语课程,并建议选修人数如下:
    北京大学外文各系40人;人民大学新闻系30人;北京外语学院20人;北京邮电学院20人;中央民族学院20人;上海外语学院20人;华东师范大学外文系20人;四川大 学外文系20人;厦门大学外文系20人;复旦大学外文系20人;西安外语学院10人;华中师范学院外文系20人;北京师范学院外文系20人。
    由于我们过去没有注意到世界语人才的需要,没有提倡过开世界语课程,一般学生对世界 语可能缺少了解,各校应向学生适当进行宣传解释,说明学好世界语,掌握一门备用工具,对国家对个人都是有利的,动员学生选修;但要 坚持自愿原则,不愿选修的,不要勉强。并要设法做到在上列建议选修人数中,政治上适于 做外事工作的学生占大多数。请各校根据以上要求,尽速安排,并请将教师情况、选修人数 于10月份向部写一简要报告。
    目前能够教授世界语的教师很少,并大都担负着其他工作。请有关学校适当安排,尽可能 减免他们所担负的工作,使其能集中力量教好世界语。
    世界语课所用教材,今年暂由教师自行编选使用,今后将由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组织力量 编选供给。有关业务上的疑难问题,可与该会直接联系。”
    从以上通知可以看出,教育部对世界语的作用,对世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了充分的肯定,对高校开设世界语课程制定了详实的计划,对师资、教材等问题都有具体的部署。为使通知得到落实,同年11月,教育部又下令从全国11所大学调来一批教师参加培训,半年后回原校开课。
    1982年12月16日,教育部又向各省、市、自治区高教(教育)厅(局)、部属各 高等院校下达《关于重申将世界语作为第二外语的通知》,全文如下:
    “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国内外世界语工作的需要,培养一定数量的世界语人才,现重申 我部1963年8月13日发出的(63)教二胡旭字第1287号《关于开设世界语课程 的通知》,各高等院校可以将世界语作为第二外语的一个语种,或开设选修课。今后在学生 毕业、干部考核及招考研究生等考试时,世界语可作为第二外语科目。”
    教育部除1963年和1982年发布通知外,还批准举办世界语教师进修班、编审 《世界语教程》、制定世界语二外教学大纲、成立高校世界语教学研究会及举行高校世界语 学术讨论会等,有些活动还派有关负责人参加,对高校世界语的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指导。
    我国教育部积极扶持世界语,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国世界语运动的发展,而且在国际上也产生 了深远影响。几家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世界语杂志如《世界语》、《一月间》、《世界语先驱 报》和一些国家世界语组织的会刊,如匈牙利的《布达佩斯通讯》、克罗地亚的《时间》、 加拿大的《光明》、奥地利的《世界语博物馆通讯》、瑞典的《世界》、伊朗的《青年》等 杂志都转载了我国教育部1983年的通知内容并发表评论。国际 世协机关刊《世界语》1983年第3期刊登了该刊编辑的评论性文章,作者认为,“北京的决定 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对世界语的推广也将产生影响。”许多外国世界语者也纷纷来信, 赞扬我国教育部的决定,认为这给各国树立了榜样。

    三.世界语教学活动遍及全国
    1.世界语教学的形式
    世界语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个别传授、办班面授、函授、刊授、广播教学和电视教学。每种形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不能互相替代,但可以互为补充。
    自学是人们最早采用的学习形式。在我国有不少世界语者是通过自学途径学会世界语的。 世界语简单而有规律,极便于自学。只要有一本教材和一盘磁带,随时随地都可以学起来。一般来说,自学者读写能力较好,而听说能力较差。为克服后一缺点,许多自学者便组织了学习小组,加强口语练习。为方便自学者学习,解放前后都专门出版过一些自修课本。
    个别传授是世界语者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出于推广世界语的目的,许多世界语者热情向 亲属、朋友、同事以及身边的人传授世界语。由于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学习者的口语 能力有所保证,学习中的疑点能及时得到解答。不过,由于单个教学,学习气氛差一些,教 学时间和精力有点浪费。
    办班面授是世界语教学广泛采用的形式。各地世协、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 等或单独、或联合举办各种面授班,包括入门班、速成班、初级班、中级班、高级 班、口语班、骨干班、进修班、应试班等等。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前办过面授班的有22个 省的67个市、县(包括香港和澳门)。解放后办过面授班的有34个省、市、自治区(包 括台湾、香港和澳门)的249个市、县。
    面授班效率高,可以同时教数十人;教学气氛好,有利于培养听说能力;学生的疑难问题 能及时得到解答。需要解决的是合适的场地、合格的教师和统一的教学时间。
    80年代和90年代初,全国世协、北京世协和中科院世协利用北京世界语专业工作者多、师资水平高的优越条件,举办了一系列世界语脱产班,从全国招生,为各地培养了一大批世界语骨干。
    函授和刊授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里推广世界语和培养世界语人才的有效途径,两者教学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函授通过寄发材料从事教学,而刊授则通过刊物指导学习。两者的优点都是远距离、大面积进行教学活动,缺点是学员的疑难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不利于听说能力的培养。为克服这些缺点,许多函授班和刊授班在一些地方设立了辅导站,定期面授和解答问题,同时还配制了录音带。
    早在1912年,上海的中华民国世界语会就开办了世界语函授部,从全国招收千余人,著名的世界语老前辈胡愈之曾经在这个函授部学习过。1926年上海世界语学会开办了一所新的世界语函授学校,胡愈之、徐耘阡、巴金、陈兆瑛等人担任过教员,培养了叶籁士、方善境、周庄萍、张企程、李奈西等一批著名的世界语者。1932年上海的左翼世界语者联盟又开办了中国世界语函授学社,由乐嘉煊具体负责。1940年叶籁士、冯文洛、张闳凡、许寿真在重庆创办世界语函授学社。曾禾尧、刘仁、绿川英子参加了部分教学工作。该校学员遍及全国18个省,在5年的时间里培养了2300多名学员,出版了20多种世界语书籍,对我国世运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后在武汉、淮南、太原、重庆、合肥、黄石、荆州、昆明、南宁、沙市、北京、阜阳、成都、通化、唐山、柳州、南京、海口等地一共开办了23所函授学校(班)和3所刊授学校(班)。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新华世界语函授学校和中国世界语刊授学校。新华世界语函授学校是由方善境发起成立的,1980年12月21日在武昌举行开学典礼。在两年中共 招生6万多人,遍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该校出版了一批课本、会话、词典和 读物,在宣传和推广世界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世界语刊授学校于1984年12月8日经文化部外文局分党组批准成立,后在北京市成人教育局备案。从1985年到1988年共招生13025人。在其他城市建立了11所分校和31个面授站。此外,黄石、重庆 、淮南等地的世界语函授和刊授教学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毕业的学员数以万计,同时还出版了大批教材、词典和辅导读物。
    广播教学和电视教学都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影响面广,后者比前者还具可视性。解放前由于条件所限,只在30年代广州广播电台举办过世界语讲座,昆明广播电台播出过世界语会话,长沙广播电台开设过世界语课程。
    上海解放后不久,从1949年9月初至1950年2月底,上海合众电台举办了3期世界语讲习班。与此同时,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了6次世界语广播讲座,后改为定期的世界语广播节目。举办过世界语广播讲座的还有重庆电台(1950年、1983年和1984年),太原电台(1982年),锦州电台(1984年),安徽电台(1985年),兰州电台(1985年),武汉电台(1985年),呼和浩特电台(1985年和1986年),马鞍山电台(1986年),辽宁电台(1988年),广东电台(1988年和1989年)。
    开办过世界语电视讲座的电视台有:淮南电视台(1981年)、青海电视台(1986年)、沈阳电视台(1987年和1988年)、长春电视台(1987年)、辽宁电视台(1988年)、广州电视台(1989年)、青岛电视台(1989年)、中央电视台(1990年)、枣庄电视台(1992年)。
     为了开展电视教学,沈阳和青岛分别制作了电视教学片《未来之声》和《希望》。这两部教学片质量较高,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希望》教学片还被评为全国电视教学的 优秀教学片,1990年在中央电视台 播放时,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3800多人报名学习,还有数以万计的世界语者和非世界语者收看,盛况空前。

    2.世界语教学的层次
    世界语教学的对象极为广泛,包括工、农、商、学、兵等各行各业的人,包括汉族和几十 个少数民族,包括各种不同年龄的人,学习者当中还有不少残疾人,甚至还有在监狱服刑的 犯人。据不完全统计,从1980年到1986年报名参加过世界语学习的人已超过40万人次。
    为了早期开发儿童的智力,一些世协和世界语者在幼儿园开办了幼儿世界语班。如北京语 言 文化大学幼儿园、新疆昌吉州直属机关托儿所、上海田林新村幼儿园、内蒙古师范大学幼儿 园、衡阳市一幼儿园、南昌市文化宫书画小班、包头市一幼儿园、温州乌努阿望龙幼 儿园、福州台江区世界语学校举办的幼儿园等。此外还有不少世界语者从小教自己的孩子说世界语,在这方面最有成效的是北京的谢玉明教女儿谢瑞丰和张永乐、刘云霞夫妇教女儿张怡然。
    为了推广世界语,在一些中小学里也开设过世界语课。早在20年代和30年代,广州的 知用中学、培英中学、市立中学、市立师范学校、执信中学、广东体专、培正中学、培道中 学、番隅师范、知行中学、庚戍中学、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广州市电信学校,上海的澄衷中 学、广肇中学、南洋中学、文化中学、 新亚中学、北平的大同中学、志同中学、春明女中、汇文中学、市立师范、盐务学校,太原 的博文中学、外国语专门学校、职业师范学校,运城的中山中学、河东中学、第二女子师范 学校,泉州的黎明高级中学、泉州中学、西隅师范学校、南郊清蒙小学、涂门外的法工小学 、石狮的爱群小学、龟湖的震华小学、鹏南小学、海沧沧江小学、沙塘村的江峰小学,天津 育才小学、福州师范学校、西北安边高小、银川 宁夏中学、广西邕宁县立乡村师范、天水五中、四川岳池中学、綦江中学、广东惠阳平潭中心学校、桂林中山纪念学校、福建晋江国立海疆学校、成都成成中学、华西中学等53所学校把世界语列入正式课程或开办世界语班。
    解放后,开展世界语教学活动的中小学就更多了,有106所:北京的东升小学、清华附小、中关村三小、101中学、燕山石油化工学校;上海的田林三中、二中、静安区凤阳路小学、上海港湾学校;天津的南开中学、大沽路中学、郭庄子中学、少年宫、河北区启智学校;重庆的西郊中学、重庆第三师范学校、重庆师专;长春的红光小学、人民广场小学、曙光路小学、长通路小学、应用化学所子弟小学、机车厂子弟中学;昆明的实验中学、11中、16中、26中、中华小学、艺术团少年世界语班;淮南煤矿16中;江西于都县平安中学;苏州中小学生世界语入门班;太原白杨树小学;包头田家炳中学;石家庄东风西路小学;中科院兰州分院子弟中学;成都华阳中学、年丰巷小学;广东曲江县周田中学;乌鲁木齐矿务局二中;醴陵市第一职业高中;湖北天门县实验小学、杨场潘渡小学;丹东六纬路小学;通化19中;延吉六中;常州东方小学;辽宁瓦房店物资职业高中;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第一小学;福建屏南二中;吉林公主岭永发中学;九台市卢家乡碾子沟小学;浙江平湖县城关中心小学、建国路小学;河南南阳三中;江阴申港中心学校;贵州都匀瓮桃中心学校;哈尔滨松花小学;镇江宝塔路中心小学;福建福安县职业高中;长沙南阳街小学;包头白云铁矿职业高中;江苏泗洪县 双沟中学;福建霞浦县三沙烽火小学;内蒙多伦县一中、多伦县东仓小学;吉林浑江解放中学;临海市少年世界语学校;广州登峰小学;河北盐山县圣佛中学;唐山铁路二小;内江育才中学;鹤壁中学生世界语入门班;青岛上清路小学;广东东莞少年儿童世界语班;杭州武林路小学、拱宸桥小学;新疆昌吉小学;安徽第二建筑公司学校;绍兴实验小学;新乡世协少年艺术部;山东郯城县实验一小;湖南邵阳东塔学校;山东禹城辛店镇小杨小学;桂林中山中学;连云港解放路小学;扬州中学生世界语学习班;南昌市少年宫;内蒙师大儿童外语实验夜校;江苏盐城绿星小学;沈阳冶金专科学校;延安师范学校;天门县师范学校;黔南民族师专;福州绿桥成人中等专科学校;大连师专;青岛旅游职业高级中学;枣庄经济干部职工中专学校;安徽纺织工业学校;蚌埠师专;邵阳师范学校;浑江市财会中专;郑州医药专科学校;豫西农业专科学校;洛浦美术学校;新疆煤炭专科学校;哈尔滨师范学校等。
    中、小学生学习世界语有下列好处:(1)开发语言能力,为学习其他外语打基础。国外有些学校做过实验,通过世界语学习其他外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开阔眼界,增长 知 识。通过学习世界语可以了解外国的许多情况。(3)培养国际主义精神和增长儿童的国际 意识。通过与外国的青少年世界语者通信和交往建立友谊。
    专院校是世界语教学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文化水平高,有外语基础,能较快掌握世界语。他们当中会涌现一批积极分子,成为世界语运动的骨干人才。
    解放前开设过世界语课或举办过世界语班的大专院校有51所。它们是:广东高等师范学 堂、广州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开封女子师范学校、岭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公学、北京政法大学、长沙平民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长沙世界语专门学校、广州世界语师范讲习所、上海大学、北京集 成国际语言学校、武昌中华大学、武昌商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国 民大学、广州大学、上海江湾劳动大学、广州新闻学 院、北平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女子学院、中法大学、朝阳学院、朝南大学、北平女子师范大学、民国学院、警官高等学校、青岛大学、杭州西湖美术学院、上海大厦大学、同济大学、太原国民师范、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马列学院、军事学院、中央党校、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广西大学、云南大学、西南联大、西北农学院等。
    解放后开设过世界语课或举办过世界语班的大专院校有135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交通大学、辅仁大学、培黎大学、中科院管理干部学院、北京智力开发专修学院、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分部、中国科技经营管理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海运学院、中国纺织大学、上海静安区业余大学、南开大学、塘沽区科技进修学院、天津外国语学院、重庆师范学院、重庆教育学院、西南师范大学、四川外国语学院、四川大学、四川财经学院、成都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安公路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延安大学、延安教育学院、兰州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教育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化工学院、南京邮电学院、苏州丝绸工学院、常州教育学院、徐州师范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大学、江汉大学、武汉工学院、沙市教师进修学院、沙市职工大学、鄂西大 学、中华大学、湖北省汽车工业学院、贵阳师范学院、贵州教育学院、厦门大学、鹭江大学、黎明大学、三明大学永安分校、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学院、杭州大学、沈阳大学、辽宁师范学院、沈阳农学院、沈阳体育学院、东北工学院、辽宁体育学院、沈阳教育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大连大学师范学院、抚顺矿务局职工工学院、山东大学、山东海洋学院、青岛大学、青岛化工学院、曲阜师范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烟台师范学院、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学院、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阜阳师范学院、广西民族学院、广西师范学院、漓江夜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江西教育学院、江西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学院、江西中医学院、南昌大学、长沙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湘潭师范学院、吉林 大学、长春邮电学院、长春地质学院、通化师范学院、豫西农业专科学院、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院、河南师范大学、鹤壁市教育学院、新疆财经学院、新疆大学、新疆医学院、新疆工学院、新疆石油学院、新疆八一农学院、河北师范学院、承德石油高等技术专科学校、承德大学、承德医学院、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山西大学、宁夏教育学院等。

    四.世界语师资与专业人才的培养
    教学离不开教师。世界语教学需要大批合格的世界语教师。因此师资的培养是世界语教学中头等重要的任务。
    如前所说,早在1912年,教育总长蔡元培就曾下令全国师范学校开设世界语选修课,其目的在于培养世界语教师。
    1926年广州成立了世界语师范讲习所,由黄尊生任所长。讲习所存在的十年中培养了 一大批世界语教师,为当时广州的大、中、小学开设世界语课创造了条件。
    1963年11月12日教育部发出通知,从全国11所大学调来一批青年教师,在中国 人民大学举办世界语教师进修班,由冯文洛、陈世德任教。
    1981年10月教育部批准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同北京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高等院校世界语教师进修班,学制为一年。第一期和第二期由李士俊主讲、戴颂恩辅导,第三期由戴颂 恩和殷国义任教。从1984年第四期起,进修班改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代办,任课教师为魏 原枢、徐文琪和周亦民,直至1987年第七期为止。参加进修班学习的除高等院校选派的 教师外,还有部分各地世协派来的同志。七期学员共143人。这些学员结业后,大部分都回到原校或原地开设世界语课。为了满足本 地区世界语教学的需要,有些地方世协也举办过短期的师资培训班。
    为北京广播电台开办世界语对外广播作准备,全国世协于1961年底至1963年7月举办世界语干部培训班,由冯文洛任教。1962年10月又举办第二个培训班,由冯文洛 和陈世德任教。
    1964年10月,高教部批准在北京广播学院开设世界语班,从全国5所大学调来20名学生学习世界语,为世界语专业单位培养了一批人才。该班学制一年半,由冯文洛和陈世德任教。
    1989年秋至1991年秋,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广播学院又开设世界语班,从该院各 系二年级的学生中招收12人,毕业后分到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中国报道社和国际广播 电台 世界语组工作。该班由李士俊主讲,李玉萍、刘俊芳、薛梅仙讲口语,张海平讲语法。
    1996年11月,中国报道社又招收了6名英语大专毕业生,进行一年的世界语培训,由李士俊主讲、殷秦辅导并上口语课。为世界语专业单位又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

    (五)世界语教材的编写与出版
    教材是教学当中所不可缺少的。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的质量。因此编 写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世界语教学也一样,开班开课首先要解决教材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前我国编写和出版的教科书共38种,最早的几本教材是1912年出版的,有陆式楷编写的《爱斯不难读》(后改名为《世界语文规》)、疾侵(即陆式楷)编写的《爱世语初阶》、林振翰编译的柴门霍夫原著《汉译世界语》和沈羽编的《世界语进阶》。后来陆续出版的比较重要的课本有区声白编的《世界语读本》(1915年)、孙国璋编的《世界语高等新读本》(1923年)、盛国成编的《世界语全程》(1928年)、乐嘉煊编的《世界语初级讲义》(1932年)、索非编的《世界语入门》(1935年)、陈俊卿编的《世界语一月通》(1936年)、钟宪民编的《世界语战时读本》(1939年)、庄栋编的《世界语简明自修读本》(1941年)等。
    解放后编写和出版的课本约60余种。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冯文洛编的《世界语初级讲座》(1958年)、方善境编的《世界语初级课本》上册和下册(1980年和1981年)、祝明义编的《世界语课本》(1981年)、谢玉明编的《世界语中级课本》(1981年)、胡国柱编的《世界语初级教程》(1983年)、李威伦编的《世界语读本》第一册和第二册(1983年和1984年)、张丹忱编的《世界语中级教程》上册和下册(1983年)、古存华编的《世界语课本》一至四册(1984年和1985年)、魏以达和刘祖军编的《世界语自学课本》(1985年)、潘逖书、钱敏棋和朱钟毅编的《世界语初阶》(1985年)、魏原枢、徐文琪和周亦民编的《世界语教程》(1985年)、王崇芳编的《世界语实用中级课本》(1985年)、李士俊、殷国义和顾建华编的《新编世界语课本》(1985年)、李士俊编的《世界语自修课本》第一册(1985年)、第二册(1989年)、邵融编的《世界语》(1986年)、李士俊编的《世界语初级教程》(1989年)等。
    魏原枢等人编的《世界语教程》曾根据教育部(85)教高一司字037号通知的精神,于1985年11月24日至12月1日在福建泉州举行了审稿会,来自全国10余所高等院校和有关单位的世界语专家出席了会议。编者根据审稿会的意见对教程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于1988年出修订本,为大专院校开设世界语第二外语课提供了教材。
    此外,为满足世界语教学的需要,解放前后共出版了34种语法书、24种会话材料、39种词典和56种读物。有关这方面的详细情况已在本书第4章第4节有详细的叙述,这里不再重复。

    六.世界语教学法的研讨
    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我国世界语教学的方法受其他外语教学法的影响,解放前基本上采用传统法,即语法翻译法。解放后在主要采用传统法的同时,也引进了其他教学法,如直接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听说教学法、功能教学法、全身反应法、暗示教学法、集体语言学习法、比较教学法等等(世界语界比较盛行的崔氏教学法和萨格勒布教学法就是其中一些教学法的翻版),逐渐形成了一种综合教学法。由于世界语与汉语差别很大,完全采用直接教学法是行不通的。每一种教学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应博采各派教学法之长,将其融为一体。所谓的综合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要求,可以有所侧重。如对于学龄前儿童应采用以直接教学法为主的综合法;对于一般的成年人可采用以语法翻译法为主的综合法;对于外语基础很好的人可采用以比较教学法为主的综合法。
    为了探讨世界语的教学方法,除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外,世界语教师还利用国内外举行各种世界语会议期间组织教学讨论会或专门开会研讨教学问题。
    1989年11月6日至10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了第1届亚洲世界语教学研讨会,来自 日本、韩国、苏联、瑞典、比利时、美国和中国的近40名世界语者参加。国际世界语者教 师协会主席希孟斯(Edward Symoens)先生和国际世界语协会领导成员徐吉洙(SoGilsu)先生亲临指导。
    为适应我国世界语教学发展的需要,使世界语教学有所遵循,国家教委和全国世协委托上海外国语大学拟定《大学世界语二外教学大纲》。1985年8月在昆明举行第1届中国世界语大会期间曾初步征求过意见。1987年10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在西安举行第1次教学大纲讨论会,来自12所高校的世界语教师和有关单位的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责成大连理工大学邵融、暨南大学方惠平、华中师范大学张丹忱、中国报道社李士俊、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李威伦根据讨论会上所提出的意见,会后在进一步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就大纲的正文、词汇表、语法项目表、功能意念表、微技能表作出修订,由上海外国语大学魏原枢进行综合,并于1988年12月在无锡举行的第2次讨论会上通过,并报教育部批准。《大学世界语二外教学大纲》是继英语后经教育部批准的第二份二外教学大纲。
    高校世界语教学研究会成立后,加强了世界语教学法的研究,于1990年11月在广州举行了第1次学术讨论会,1991年10月在曲阜举行了第2次学术讨论会,1993年8月在承德举行了第3次学术讨论会,1995年9月在重庆举行了第4次学术讨论会。每次学术讨论会都有10多位同志宣读论文,会后出论文集,对提高世界语教学的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七.世界语水平测试与考核
    鉴于世界语发展的需要,国际世界语协会和国际世界语者教师协会参考其他外语国际考试的模式,制定了一套世界语国际水平考试的制度和标准,其特点在于十分突出世界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测试,而且全面要求具有相应水平的听、说、写、读的综合交际能力。这对世界语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世界语国际水平考试由国际考试委员会统一出题,并颁发证书。中国的张丹忱为国际考试委员会成员之一。为便于在各国实施考试,还组成了国际受权考试团。中国的张丹忱、李威伦、胡国柱、韩祖武和商俊铱为受权考试团成员。
    中国的第1次世界语国际水平考试于1989年11月在南宁举行,通过初级水平考试的8人,通过中级水平考试的7人。第2次考试于1991年8月在合肥举行,1人通过初级水平考试,6人通过中级水平考试。第3次考试于1991年8月在广州举行,4人通过初级水平考试,7人通过中级水平考试。第4次考试于1991年12月在唐山举行,3人通过初级水平考试,6人通过中级水平考试。第5次考试于1992年8月在青岛举行,23人通过初级水平考试,14人通过中级水平考试。第6次考试于1993年8月在承德举行,39人通过初级水平考试。第7次考试于1995年11月在承德举行,44人通过初级水平考试,7人通过中级水平考试。第8次考试于1996年8月在上海举行,3人通过初级水平考试。第9次考试于1997年6月在武汉举行,2人通过初级水平考试,2人通过中级水平考试。有些地方,对通过考试获得合格证书者在晋升职称时免考外语。
    自从1982年教育部规定世界语可以作为干部考核和报考研究生的第二外语后,已有天津、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四川、福建、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的人事厅职称改革办公室把世界语列入考试科目。从1983年到1998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约3千人通过世界语考试获得中、高级职称。另外,河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等高校在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时,把世界语作为二外应试任选语种。

    八.世界语教师组织
    成立于1949年的国际世界语者教师协会(Internacia Ligo de Esperantistaj Instr uistoj)是全球世界语教师的组织。我国有部分教师加入了此协会。1984年以前,国际世界语者教师协会在中国的代表由四川大学的卢剑波担任。1985年建立国际世界语者教师协会中国会员组,由张丹忱任组长,胡国柱和李威伦任副组长,其他领导成员还有于德全、韩祖武和朱恩。1988年7月张丹忱当选为国际世界语者教师协会的领导成员之一。为了加强世界语教学的研究和交流经验,会员组于1988年5月创办了不定期刊物《世界语教学》;为便于会员沟通情况和联系,还出了内部通讯;为提高翻译水平,还出版了小刊《译苑》。
    随着我国高校世界语教学的不断发展,为团结全国广大高校世界语教学工作者,进一步提高高校世界语的教学和研究水平,经国家教委高教一司批准,高校世界语教学研究会(China Societo de Esperanto Instruado en Superaj Lernejoj)于1989年10月在苏州成立。高校世界语教学研究会是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的下属学术团体。全国16所高等院校的代表出席了成立大会。国家教委高教司副司长蒋妙瑞、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胡孟浩、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秘书长刘铃到会致词祝贺。大会通过了研究会章程,选出了由9名成员组成的理事会。第1届理事会一致推举魏原枢任会长,李威伦和张丹忱任副会长,并由会长推荐施行为研究会秘书长。研究会成立后,即创办了内部刊物《高校世界语》,并多次举行学术讨论会。1993年在承德举行学术讨论会期间,进行理事会改选。第2届理事会仍推举魏原枢任会长,李威伦和张丹忱任副会长。

    录入时间:2015/1/8 Hits: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