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世界语博物馆,国际世界语博物馆

藏品展示

    1888年杨砚农印制的沃拉普克语贴花

    藏品编号:0400631002650 藏品来源:捐赠 入藏时间:2018-06-18
    捐赠人:Stanislaw 移交人:- 藏品年份:1888
    藏品质地:纸类 完好程度:基本完好 藏品级别:待认定文物
    藏品规格:- 藏品数量:1

    沃拉普克语(Volapük德国的天主教神父施莱耶( Johann Martin Schleyer )1879年发明一种国际辅助语,是世界语的先驱。19世纪末期,沃拉普克语已成为当时历史上最成功的国际辅助语,在德、法、意、美、巴西、中国、日本拥有近百万的使用者。自二十世纪初期沃拉普克语逐渐消亡

    沃拉普克当时在厦门曾有出版发行的《万国通话字典》(Van Kuo T'ung Hua Tzu Tien)以及中国沃拉普克报纸Chinese Volapük Paper published in Amoy, China。在厦门能用沃拉普克语书写的就有二十四崎顶文圃茶庄的杨砚农、普佑殿后头路的杨晓潭、鼓浪屿龙头协德堂药铺的黄温庭、永丰官银号徐质如以及SUNG YING-FO、CHEN DIN等数人。

    这枚贴花就是1888年杨砚农印制沃拉普克语贴花,是沃拉普克语在中国传播的见证物。

    根据史料记载,贴花上文圃茶庄的创办人是杨文圃,泉州人,在厦门廿四崎项开设茶店,经营名牌商品茶“名色种”、“文圃小种”,杨砚农掌权之后,利用茶叶纳税可以扣抵捐官府钱之机,捞到“通奉大夫”这个官衔,外出坐绿呢大轿,讲排场。他每年春茶前都亲到武夷山“督制”岩茶,随带差役4人,还乘坐绿呢大轿。由于他是“通奉大夫”,沿途州府官员都得鸣炮郊迎,非常威风。在张水存先生的著作《中国乌龙茶》中的“文圃茶庄浮沉记”所述杨砚农迷恋官职,过度奢侈,又爱吸食鸦片,最终家道中落。

    点击:69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