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运博文那些绿星旗下的印记(吕高明)
2013年作者参加山东青年世界语协会为毕业会员送行宴会
那是2011年,大二下学期,晚自习回宿舍路上的遇到了同学,一起走的路上谈论到她们刚刚的选修课,说是叫世界语,很有意思,建议我去旁听。 回到宿舍用电脑查了一下什么是世界语,并且与好友聊起,他竟然听说过,知道是一种一种中立语。于是等世界语选修课时,与同学约定了一去去看一下。 在选修课教室,见到并认识了孙明孝老师。他精神抖擞,并风趣幽默地谈论世界语的源起与发展。是的,我的世界语第一课也是从“Saluton,kio estas via nomo?”开始,到学习字母发音唱字母歌。原来这门语言也可以这么简单,听起来也可以很优美,存在着我感觉永远学不会的那个舌颤音“R”,也给自己起了个世界语名字“Lupo”。 随着课程的进度,老师发起了“雏鹰计划”,给每个人选择来自世界各地的老世界语者来作为“老鹰”,积极与他们同邮件来交流,来提高世界语水平,我也从脸书的一些世界语小组加了外国朋友,进行世界语的交流。语言的存在就是为了人们更好的沟通,而“柴老爷”发明的这个语言,使各国的使用者交流起来更加平等。 大概有一个学期的选修课结束后,就举办了世界语角,世界语角使我们翻译水平有所提高,每人认领部分章节进行翻译,当时我贡献较小,比较遗憾,不过我也翻译了一些网上的世界语版笑话段子,让自己时有小骄傲。 2011年下半年,有幸参与了山东世界语俱乐部前身山东省青年世界语协会的筹建,并参与其成立。徐世昌、赵倩澜、朱雪莉、杨松松等人和我,一起在墨子楼某办公室留的照片,现在看起来,那就是青春、青年的样子吧。这就是可以记录的一部分,有那么一群人,为了同一种语言曾聚集在一起。 那时候,我也并不会想世界语这语言能给我带来什么,就是单纯的喜欢上了,喜欢上了绿星旗,并且喜欢的颜色也变成了绿色。语言不会带来什么,使用语言会带来什么。是的,那年,来自尼泊尔世界语者家庭的小姑娘Alinka,来到枣庄学院学习交流,她也许学习汉语和生活的问题,在世界语老师和一群世界语初学者交流下解决掉。 2013年作者与第十届全国世界语大会志愿者合影留念
在我的印象里,孙明孝老师是一个非常有目标感的人,并且非常善于规划,正是这样,才能使他几十年坚持世界语,推广世界语吧,这个很是令我钦佩。正是这样,才会聚集一群人合力,搞出亚洲最大的世界语博物馆,并且落地枣庄学院。越来越多的世界语者,捐赠他们世界语活动的珍藏,世界语者都是在推动世界语发展。 枣庄的世界语运动无疑是在全国首屈一指的,也正是枣庄世界语运动的蓬勃发展,才促成第十届全国世界语大会在这里召开,五湖四海世界语者是同志,是亲人,相识晚会载歌载舞,作为志愿者的我参与其中,虽时间弥久,仍历历在目。 枣庄,鲁南地区的明珠,是个好地方,我这这里学习四年,并且有世界语,让我的生命里的一部分记忆变的更加清晰更加珍贵。 回到临沂后,我也加入到临沂世界语协会的大家庭,参加临沂世界语活动,希望为临沂的世界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时间如白驹过隙,山东世界语俱乐部已成立十周年了,我幸运我参与其中。世界语也总需要从“Saluton”开始,需要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其中。 作者系临沂某公司职员 录入时间:2021/9/4 Hits:8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