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语博物馆藏品入藏标准
枣庄学院国际世界语博物馆 藏品入藏标准
为进一步丰富我馆文档类藏品数量与质量,充分发挥文档类藏品在世界语研究、公众教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降低收藏保护费用,避免重复和无效收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博物馆条例》《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馆的性质和任务特点,特制定文档类藏品入藏标准。本标准的解释权属于枣庄学院国际世界语博物馆,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文档类 一、总则 该标准所指文档类藏品特指与世界语或世界语者相关的文件、文稿、手稿、请柬、档案、论文、证件等。 二、入藏范围 1.全世界各级世界语组织活动的文档类资料。比如各国世界语组织、国际世界语协会、国际世界语教师协会、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中国报道杂志社、国际广播电视台、中国各省市世界语组织的世界语档案资料。 2.国际、洲际和国家、省市级别的世界语大会、研讨会、论坛等重要活动的宣传彩页、会议资料(包括手稿和打印稿)、会议记录、讲话稿等。 3.国内外知名世界语者、世界语支持者活动的文档类资料,比如名人讲话稿、荣誉证书、签名、包括但不限于红色世界语者的手稿、信札、纸质类物品等。 4.大中小学校开展世界语活动、世界语教学的文档类资料。 5.在世界语学术会议上发表但未正式出版的学术论文、报告摘要和内容等。 三、收藏标准 1. 来源合法性。所有拟入藏文档类藏品必须来源合法,捐赠者应提供合法的收藏来源或说明,禁止接收来源不明或涉及争议的文档。 2.品相要求。文档基本完整,或者经修复后能辨别上面字迹。无严重褶皱、破损、污渍等情况。 3.数量要求。博物馆之前未收藏,或虽有收藏但复本不足(馆藏总复本不超过3份)。原有数量较多的纸质类档案(3份以上)博物馆不予收藏,可以用于和其他世界语组织或者世界语者交换或研究。 四、入藏流程与管理规范 1. 鉴定与评估。由学术委员会根据拟入藏文档的背景信息(如名称、时间、内容等)综合评估文档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分级为“一般文物”或“馆藏藏品”。 2.登记与归档。记录文档编号、年份、材质、捐赠人等信息,建立数字化档案并定期更新。 3.文档保存。文档应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保存,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潮湿或有害气体侵蚀。不同国家、省市、地区、世界语组织的纸质类文档分别入藏,标明产生地及年代。对于有年份的文档,按照发生年月收藏;不能辨别年份的档案,根据事情发生的逻辑关系收藏。有些知名世界语者的个人档案单独入藏。同时,由专人定期检查文档类藏品的保存状况,及时进行数字转化并建立目录。
书刊类 一、总则 该标准所指图书类藏品特指与世界语或世界语者相关的书籍、报纸、杂志等纸质类藏品(含未正式发行)。 二、收藏范围 1、国内外正式世界语出版物以及与世界语有关的著作,译著和文艺作品。 2、本馆尚未收藏的孤本图书,或虽有收藏但复本不足(馆藏总复本不超过 3册)的图书。 3、名人签名、批注或者钤印的图书。 4、具有较高学术、历史研究及收藏价值的书稿,样书或者非正式出版物。 5、市级以上会议论文集。 6、有特殊收藏价值的文献资料汇编。 7、文物级别的各类图书资料。 8、无正式出版号,世界语组织、企事业单位或者个人编印的有文化和研究价值的图书。 三、收藏标准 1. 来源合法性。所有拟入藏图书类藏品必须来源合法,捐赠者应提供合法的来源或说明,非正式出版物(手稿、内部出版物、地方文献等除外)、违反著作权法、盗版或者复印、翻印的图书不得入藏。 2.品相要求。无严重褶皱、破损、污渍、缺页等情况。内有划线、标记、眉批的图书(若为海内外孤本或为名人批注,则不在此限)不得入藏。 四、入藏流程与管理规范 1. 鉴定与评估。由学术委员会根据拟入藏图书类藏品的背景信息(如名称、编著译者、发行时间、发行机构、印刷数量、发行范围等)综合评估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分级为“一般文物”或“馆藏藏品”。 2.登记与归档。记录编号、年份、材质、捐赠人等信息,建立数字化档案并定期更新。 3.图书类藏品保存。应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保存,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潮湿或有害气体侵蚀。不同种类、不同年代的图书类藏品应分类整理。同时,由专人定期检查保存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如霉变、虫蛀等。
图片类
一、总则
该标准所指图片类藏品特指与世界语或世界语者相关的黑白照片、彩色照片、黑白胶片(正负片、含电影胶片和幻灯片)、彩色胶片(正负片、含电影胶片和幻灯片)、绘制图片(含设计导视图、地图)、电子图片(数码照片、AI照片、拼图)等。
二、收藏范围
1.全世界各级世界语组织活动的图片,特别是国际、洲际和国家和地区级别的世界语大会、研讨会、论坛等重要活动的图片。
2.联合国官员、议会议员、国家元首、行政长官、党派和宗教领袖参加世界语活动的照片。
3.国内外知名世界语者、世界语支持者活动的图片。
三、收藏标准
1.来源合法性
拟入藏的图片必须来源合法,信息完整、具有捐赠人、有可以考证的拍摄者(提供者)、拍摄日期和地点等信息且无版权争议。
2.质量要求
(1)纸质图片完整、清晰、层次丰富、无曝光过度或者不足现象。人像照片要表现出人物的自然特征,集体合影或者活动照片构图美观、用光适中,人物清晰可辨,无严重褶皱、破损、污渍等情况。
(2)数码照片分辨率不低于200万像素,确无清晰副本的,经学术委员会评估可适当放宽要求。数码照片应以摄影器材产生的原样收录,未经软件编辑,且不得为人工智能生成。
3.年代
(1)无年代要求
国际组织、议会议员、各国元首、宗教领袖、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国世界语之友会会员参加世界语活动的照片;国际世界语组织、各国世界语组织、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中国报道社、国际广播电台世界语部举办各种活动的照片;大中小学校、正式注册的县市级以上的世界语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内部开展世界语活动的照片;各国世界语组织负责人、全国世协常务理事、省级以上世界语组织负责人参加世界语活动拍摄的合影、近影和特写照片;国内外知名世界语者参加世界语活动和工作、生活的照片。
解放前所有世界语活动及世界语者、世界语支持者的照片。
(2)年代要求
40年前非法人世界语社团(含自发性成立的世界语小组)组织活动的照片;30年前法人世界语社团或者法人社团内的世界语专业组织活动的照片;20年前已故国内外知名世界语者出访、来访以及参加世界语活动的照片和个人肖像,工作、生活照;20年前世界语支持者参加世界语活动的照片(附支持事迹)。
(3)其他
在线上自发组织的世界语活动截图可以作为备用图片收藏。
四、入藏流程与管理规范
1. 鉴定与评估。由学术委员会根据拟入藏图片类藏品的背景信息(如内容、拍摄者(提供者)、拍摄日期和地点等)综合评估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分级为“一般文物”“珍贵藏品”和“馆藏藏品”, “一般文物”“珍贵藏品”须有文物部门指定的认定机构认定。
2.登记与归档。记录编号、年份、捐赠人、提供人等信息,建立数字化档案并定期更新。
3.图片类藏品保存。应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保存,用专用储藏柜收藏,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潮湿或有害气体侵蚀。不同种类、不同年代的图片类藏品应分类整理。同时,由专人定期检查保存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如霉变、虫蛀等。
音像类
一、总则
该标准所指音像制品类藏品特指与世界语或世界语者相关的磁带、录像带、唱片、光盘、优盘、硬盘、磁盘、电影胶片等。
二、收藏范围
1.全世界各级世界语组织活动的音像资料,特别是国际、洲际和国家和地区级别的世界语大会、研讨会、论坛等重要活动的音像资料。
2.联合国官员、国家元首、议会议员、行政长官、党派和宗教领袖参加世界语活动的音像资料。
3.国内外知名世界语者、世界语支持者活动的音像资料。
三、收藏标准
1. 来源合法性。所有拟收藏音像制品类藏品必须来源合法、清晰,捐赠者应提供合法的收藏来源或说明,且无版权争议。
2.品相要求。载体完好,可正常播放。优先选择原始载体,如胶片、磁带等。数字化载体须具备高清晰度和稳定性。
四、入藏流程与管理规范
1. 鉴定与评估。由学术委员会根据拟入藏音像制品类藏品的背景信息(如载体、时间、内容等)综合评估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分级为“一般文物”或“馆藏藏品”。
2.登记与归档。记录编号、年份、材质、捐赠人等信息,建立数字化档案并定期更新。
3.音像制品类藏品保存。应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保存,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潮湿。不同种类、不同年代、不同材质的音像类藏品应分类整理。同时,由专人定期检查保存状况并根据技术发展情景及时转录。
邮品类
一、总则 该标准所指邮品类藏品特指与世界语或世界语者相关的邮票、贴花、明信片、纪念封、纪念戳、信封、贺卡等。 二、入藏范围 1.直接体现世界语元素的邮品。邮票、贴花、信封、明信片等邮品的图案、文字、标识等明确包含世界语相关元素,如世界语的字母(如Esperanto中的“E”“P”等)、世界语标志性符号(绿星)、世界语运动的重要人物形象(如柴门霍夫等)、世界语协会标志、世界语相关重要会议或活动名称等。 2.与世界语历史文化相关。反映世界语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里程碑节点,如世界语大会、世界语创立纪念日、世界语者相关的纪念邮品,记录世界语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传播初期的历史场景、组织活动等的邮品。 3. 与世界语者及组织相关联。由世界语者个人创作、设计、参与制作或收藏的邮品,即使没有直接的世界语文字或符号,但能体现其在世界语领域的贡献或与世界语者的紧密联系(如名人签名封、捐赠人身份重要的邮品); 4. 工艺技术具有代表性。采用特殊印刷技术(如雕刻版、烫金、凸印、套印)或稀有材质(如丝绸邮票)的邮品优先入藏。 三、收藏标准 1. 来源合法性。所有拟入藏邮品必须来源合法,捐赠者应提供合法的收藏来源或说明,禁止接收来源不明或涉及争议的邮品。 2.品相要求。整体外观:邮品应保持平整,无严重褶皱、破损、污渍、褪色等情况。邮票的齿孔原则上应完整无缺。实寄封、明信片、信封或卡片表面应光滑整洁,无手写涂鸦(与世界语相关的创作内容除外)。 四、入藏流程与管理规范 1. 鉴定与评估。由学术委员会根据拟入藏邮品的背景信息(如邮品的名称、发行时间、发行机构、发行目的、图案设计含义、印刷数量、发行范围等)综合评估邮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分级为“一般文物”或“馆藏藏品”。 2.登记与归档。记录邮品编号、年份、材质、捐赠人等信息,建立数字化档案并定期更新。 3.邮品保存。邮品应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保存,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潮湿或有害气体侵蚀。采用专业的集邮册、护邮袋或文件夹等进行包装存放。不同种类、不同年代的邮品分类整理。同时,由专人定期检查邮品的保存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如霉变、虫蛀等 标识物
一、总则
该标准所指专用品类藏品特指与世界语或世界语者相关的绿星旗、绿星章、纪念币、荣誉证书、印章印模、代表证、纪念章、身份证件、结业证书、名片等。
二、收藏范围
1.全世界各级世界语组织活动的专用品,特别是国际、洲际和国家和地区级别的世界语大会、研讨会、论坛等重要活动的专用品资料。
2.联合国官员、国家元首、议会议员、行政长官、党派和宗教领袖参与世界语活动的专用品。
3.国内外知名世界语者、世界语支持者的专用品。
三、收藏标准
1. 来源合法性。所有拟收藏专用品必须来源合法、清晰,捐赠者应提供合法的收藏来源或说明。
2.品相要求。无严重褶皱、破损、污渍等情况。
四、入藏流程与管理规范
1. 鉴定与评估。由学术委员会根据拟入藏专用品的背景信息(如质地、时间、内容等)综合评估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分级为“一般文物”或“馆藏藏品”。
2.登记与归档。记录编号、年份、材质、捐赠人等信息,建立数字化档案并定期更新。
3.专用品藏品保存。应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保存,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潮湿。不同种类、不同年代、不同材质的专用品应分类整理。同时,由专人定期检查保存状况。
一、总则 该标准所指艺术品类藏品特指与世界语或世界语者相关的书画作品、剪纸、陶瓷器、布艺、编织、金属制品、木雕、雕像、设计图等。 二、收藏范围 1.全世界各级世界语组织活动相关的艺术品,特别是国际、洲际和国家和地区级别的世界语大会、研讨会、论坛等重要活动相关的专用艺术品。 2.联合国官员、国家元首、议会议员、行政长官、党派和宗教领袖参与世界语活动相关的专用艺术品。 3.国内外知名世界语者、世界语支持者的艺术作品。 三、收藏标准 1. 来源合法性。所有拟收藏专用品必须来源合法、清晰,捐赠者应提供合法的收藏来源或说明,禁止接收来源不明或涉及争议的艺术品。 2.品相要求。无严重褶皱、破损、污渍、残缺等现象。 四、入藏流程与管理规范 1. 鉴定与评估。由学术委员会根据拟入藏艺术品的背景信息(如质地、时间、内容等)综合评估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分级为“一般文物”或“馆藏藏品”。 2.登记与归档。记录编号、年份、材质、捐赠人等信息,建立数字化档案并定期更新。 3.艺术品藏品保存。应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保存,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潮湿。不同种类、不同年代、不同材质的艺术品应分类整理。同时,由专人定期检查保存状况。 见证物 一、总则 该标准所指见证物类藏品特指不同历史时期的与世界语有关的社会见证物,包括不限于世界语组织或世界语者相关的纪念物(品)、曾用品和名人遗物等。 二、收藏范围 1.全世界各级世界语组织活动相关的见证物,特别是国际、洲际和国家和地区级别的世界语大会、研讨会、论坛等重要活动的会议旗、条幅、纪念章、会议包、纪念品、会议手册等。 2.联合国官员、国家元首、议会议员、行政长官、党派和宗教领袖参与世界语活动相关的见证物。 3.国内外知名世界语者、世界语支持者的遗物。 4.社会名人(副国级别以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政协副主席)、著名学者、革命烈士的遗物或者纪念物。 三、收藏标准 1. 来源合法性。所有拟收藏见证物必须来源合法、清晰,捐赠者应提供合法的收藏来源或说明,禁止接收来源不明或涉及争议的见证物。 2.品相要求。无严重褶皱、破损、残缺、污渍等情况。却有纪念意义,但不具备上述收藏品相要求的,经学术 委员会同意,予以收藏。 四、入藏流程与管理规范 1. 鉴定与评估。由学术委员会根据拟入藏见证物的背景信息(如质地、时间、所承载的主体生活气息和核心意义等)综合评估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分级为“一般文物”或“馆藏藏品”。 2.登记与归档。记录编号、年份、材质、捐赠人等信息,建立数字化档案并定期更新。 3.见证物藏品保存。应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保存,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潮湿。不同种类、不同年代、不同材质的见证物应分类整理。同时,由专人定期检查保存状况。 宣传品
一、总则 该标准所指宣传品类藏品特指与世界语或世界语者相关的海报、彩页、卡片、年历、书签、标贴、条幅、广告等。 二、收藏范围 1.全世界各级世界语组织活动相关的宣传品,特别是国际、洲际和国家和地区级别的世界语大会、研讨会、论坛等重要活动相关的宣传品。 2.联合国官员、国家元首、议会议员、行政长官、党派和宗教领袖参与世界语活动相关的宣传品。 3.国内外知名世界语者、世界语支持者参与设计、制作或持有的宣传品。 三、收藏标准 1. 来源合法性。所有拟收藏宣传品必须来源合法、清晰,捐赠者应提供合法的收藏来源或说明,禁止接收来源不明或涉及争议的宣传品。 2.品相要求。无严重褶皱、破损、残缺、污渍等情况。 四、入藏流程与管理规范 1. 鉴定与评估。由学术委员会根据拟入藏宣传品的背景信息(如质地、时间、内容等)综合评估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分级为“一般文物”或“馆藏藏品”。 2.登记与归档。记录编号、年份、材质、捐赠人等信息,建立数字化档案并定期更新。 3.见证物藏品保存。应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保存,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潮湿。不同种类、不同年代、不同材质的宣传品应分类整理。同时,由专人定期检查保存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