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世界语博物馆,国际世界语博物馆

首页 > 工作动态

    我们为什么提倡学习世界语----纪念柴门霍夫诞辰155周年

    一提到世界语,人们便会问:“世界语是什么?”有人问:它是英语吗?因为英语现在在世界上最流行;有人说它是世界各国的语言。其实“世界语”既不是英语,也不是世界各国的语言,它是一个专有名词,即ESPERANTO的意译称。ESPERANTO是波兰犹太眼科医生柴门霍夫博士于1887年发明的一种人造语,公布这种方案时柴门霍夫用了ESPERANTO这个笔名,后来人们就把这种语言叫作ESPERANTO,ESPERANTO是“希望者”的意思,所以有人又把这种语言叫作“希望者”的语言。因为这种语言承载着柴门霍夫及其追随着者“人类一家,世界大同”的美好理想,他们希望通过世界语能促进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从而实现世界和平、人类一家,永远和谐相处。世界语的名称是这种语言从日本传入我国时我们沿用当时日本人的意译名而得来的,也表达了我们中国人希望这种语言能成为一种国际语的美好愿望,所以中国世界语运动的奠基人胡愈之把世界语称之为“人类未来的国际普通话”。
    世界语传入中国已经有一百多年,现在我们主要用于国际宣传、文化交流和国际交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有世界语广播,已经存在50年;《中国报道》有世界语的网络版杂志,在国际世界语界已经成为有名的品牌;我国知名的大型网站《中国网》用10种语言对外报道,其中就有世界语版;近50年来我们出版了包括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在内的上百种中国文学、艺术作品,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此外我们每年还派出世界语代表团出席一年一度的国际世界语大会,与各国世界语者学习交流,促进了各国对中国的了解,增进了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学习世界语到底有没有用,是近百年来人们经常提出的另一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如果你要找工作,不如去学习英语、日语、法语、德语,因为世界语现在还不普及,应用的范围比起上述语言来还窄得多,不能解决你的就业和生活问题。但是这不意味着世界语完全没有用,有没有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你是不是很好地掌握了这种语言,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应用。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无数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以下就是几十年来我搜集的许多生动实例。
    根据我的了解,学习世界语至少有以下一些用处:

          第一、世界语是学习西方语言的一把钥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喜欢外语的同志不妨先学习世界语,它会帮助你更快更好地学会西方的其他语言。这是因为世界语的辅音和元音大多数是西方语言中共同具备的,而且一字一音,没有变读,减轻了记忆的负担。它的词汇60%来自印欧语系的拉丁语族,其中包括法、意、西班牙等语。30%来自日尔曼语族,其中主要是英语和德语。10%来自斯拉夫语族,其中包括俄语、塞尔维亚语。所以世界语的许多词汇的词根对于学习过西方语言的人说来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同英、法、西、意、德语相近或相通。世界语还吸取了西方语言中许多合理成份和优点。例如借鉴了俄语中的前缀和后缀来缩小词汇量,大大提高了词的能产性,也减轻了初学者记忆单词的负担。在世界语的科技术语中,有许多词缀或构词成份直接来源于拉丁语和希腊语等民族语。再如,世界语的重音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这是吸收了拉丁语、西班牙语的优点。总之世界语同西方许多国家的语言很接近,先学会它,有助于你较快地学会其他西方语言。
    胡愈之同志曾说过,他中学时感到学习英语很困难,后来通过世界语学会了英语。北京外交学院的沙地教授学习外语时被老师称之为“你的天资与学习外语无缘”,而他正是通过世界语学会了法语。
    李克希50多岁开始自学最难的拉丁语,而且成为西北农大的拉丁语教员,主要得力于他原来就懂世界语,在他学习拉丁语的过程中许多国内外懂得世界语的拉丁语教授成为他的恩师,帮助他较快地掌握了拉丁语。
    中国外文局杨永森,他过去在《中国报道》从事世界语工作,世界语版的《青春之歌》就是他翻译的作品,因为刊物停刊他自学西班牙语,后来成为《北京周报》杂志著名的西班牙语专家。

          第二、世界语可以作为第二外语,评定职称
    国家规定申报高级职称需要懂得一门外语。1983年高教部发文,重申世界语可以作为第二外语评定职称,或报考研究生也可作为一门外语。广西、新疆、辽宁、甘肃、四川等许多省、市、自治区都曾下达文件,规定了世界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具体办法。它们举办广播、电视讲座或学习班,经过教育部门认可的考试,凡及格者即可在晋升职称时免试第二外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有数百人通过世界语晋升了高一级职称。
    河北师范学院的冯梅,大学毕业后参加了世界语的学习。1986年她以世界语为第二外语,考上了河北师院英语专业英美文学研究生。
    如果你已掌握一门西方语言,若以世界语为第二外语,比选其他语言更易掌握,尤其对于年过40岁的同志,要重新学习第二门外语,的确不容易,可是学习世界语,相对地说就容易得多。上世纪80年代几十个大学外语教师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世界语教师培训,经过一年的学习就能担任世界语选修课的教师,足见懂得一门西方语言的人掌握世界语相对容易得多。许多在世界语方面有成绩的人,如王崇芳等人都是中学的英语教师。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从事西班牙语教学的李威伦先生,在讲习班学过3个月的世界语,后来经过进一步的学习,凭着他在教学方面的经验,编写了《世界语读本》和《现代世界语》上、下册两套教材,深受读者欢迎,曾多次再版。
         北师大教授周流溪过去是一名中学英语教师,1979年开始自学世界语,后来将屈原的《离骚》等翻译难度很大的名著译成了世界语,他还编写过《八种语言对照世界语基本词汇》,翻译过《世界语学概论》一书。在20多年里他在北师大坚持开设世界语课,培养了一批批世界语者。
    这些例子说明,他们学会世界语,不仅对他们评定职称有帮助,而且使他们在编写教材、翻译文学作品等方面有所收获。

          第三、世界语可以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一种有效的工具,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如果你能娴熟地掌握世界语,既可以通过世界语将我们的灿烂的文化介绍到国外去,又可把国外的文学作品介绍到中国来。
           黄石工程师胡国柱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自学世界语,几十年世界语陪伴他一生,翻译了许多名著,如鲁迅的《朝花夕拾》、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大量的唐诗、宋词等古典诗词,还创作了许多世界语诗歌、散文。这些成果或见诸于国内外世界语的刊物,或出版专著发表。他撰写的《世界语诗词格律》一书成为许多世界语者从事世界语诗歌创作的必读著作,受到人们的青睐。
    江苏镇江中学英语教师王崇芳也是一位知名的世界语者,他刻苦自学世界语将老舍的《骆驼祥子》、《论语》、《周恩来传略》、《道德经》等著作译成了世界语,并已由中国世界语出版社和外文出版社出版,为宣传中华文化作出了贡献。他还用近二十年的时间,独自一人编著了《汉语世界语大词典》、《世界语汉语大词典》,这两本词典就收词、例句之多、解释之详细超过国内任何一种同类词典。他深有感触地说:“学习外语主要靠勤奋,三分聪明,七分努力。”他认为:“人只要有锥子精神,就没有学不会的东西。所谓锥子精神,就是要像锥子那样把全部力量集中在一点上进行钻研。”
            华东师大教授徐声越在高中阶段自学世界语,以后翻译了《新事新办》、《火光在前》、《和平最强音》、《野草》、《中国诗歌选译》等大量中国文学作品。在上世纪30年代就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语诗人。
    魏以达教授也是在高中阶段学习世界语的,后来将巴金的《家》译成了世界语,受到巴金的赞扬和读者的欢迎。现在他主持《世界语学习》网站的工作,继续为推广世界语作贡献。
    解放前曾经是杭州邮局分拣员的孙用先生,自学世界语后将《勇敢的约翰》、《上尉的女儿》、《裴多菲诗四十首》等10多部外国名著译成中文出版,成为著名的世界语翻译家受到鲁迅的赞扬,由于在翻译匈牙利文学作品方面成绩突出,曾获得匈牙利颁发的最高荣誉奖章。
            巴金学了世界语后,翻译了《骷髅的跳舞》、《秋天里的春天》、《过客之花》、《国境之夜》等几十万字的外国文学作品,成为中国作家中翻译外国文学最多的作家之一。
    被鲁迅先生誉为乡土文学作家代表的王鲁彦也是一名世界语爱好者,一生致力于东欧文学的介绍,翻译了《犹太小说集》、《世界语短篇小说集》、《显克微支小说集》、《苦海》作品,以后又翻译了果戈里的小说《肖像》、克罗地亚的小说《忏悔》。光华书局后来还出版了他翻译的《失掉了影子的人》一书。。
    此外,还有钟宪民、劳荣、金克木、魏荒弩等世界语者也通过世界语把大批外国名著介绍到中国来,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在文学翻译和创作方面,因世界语而成就自己一生的也不乏其人,例如北大俄语系毕业的谢玉明同志,在学校他选修过世界语,分到中国国际电台俄语组后,自愿到世界语组工作,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世界语的学习和钻研上,曾主持电台中国文学专栏,把中国古代和当代文学系统地介绍给听众。更可贵的是他通过12年艰苦努力,第一个将《红楼梦》译成了世界语。作为新华世界语函授学校副校长兼教务主任,他为新华世界语函授学校撰写了学习课本,选编了大量的世界语读物。他还为电台世界语部编辑了《世界语分科词汇》和《同义词词典》等。由于在世界语方面的成就,当选为国际世界语学院院士,获得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颁发的“最高终身成就奖”。为了培养自己的女儿学习世界语,从女儿学习讲话开始,坚持用世界语与她对话,使之成为中国第一个“天生的世界语者”。
           《中国报道》杂志社的译审李士俊先生更是中国翻译界的奇人,他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独自一人翻译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成为中国翻译界的奇人,与此同时,他还翻译了《四世同堂》、《聊斋志异选》、《寒夜》、《春天里的秋天》、《阿诗玛》、《孔雀东南飞》、《王贵与李香香》、《配图古诗选》、《子夜》、《汉世中国谚语熟语集》等数十部中国文学作品,获得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全国翻译行业最高荣誉奖“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目前获得这一殊荣的全国翻译界只有11人。李士俊先生一生致力于世界语工作,还是我国知名的世界语作家、教育家和国际世界语学院院士,也曾获得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颁发的“世界语运动终身成就奖”, 被媒体誉为“当今中国世界语界的泰斗”。值得一提的是李士俊先生既不是大学毕业生,也没有留过学的经历,世界语是通过函授学习的,几十年来他热爱世界语,坚持刻苦学习钻研,兢兢业业地致力于翻译工作,终于成就了他的不平凡的一生。
           在世界语界久负盛名的苏阿芒,也是一位自学成材的著名作家、诗人,他的成功是文学领域的一个奇迹。他出生于1936年,少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过着十分艰难的生活。他从小喜欢读书,尤其喜爱外语。1954年,苏阿芒中学毕业,他满怀热情地报考大学西语系,结果是连续3年参加高考均名落孙山。原因是他的父亲在旧法院当过两年的书记员而难过政审关,被取消录取资格。在那“唯成分论”的年代,大学之门对苏阿芒是可望不可及的。可是苏阿芒经过痛苦地思索之后,他决心选定了一条自学的道路。上中学时,他的英语、俄语都学得很好。为了自修外语他给自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每天很早就起床,晚上学到深夜。他勤奋学习,常常忘记了吃饭。他在继续提高英语和俄语水平的基础上,又自学了德用和法语。这时的苏阿芒家境更加清贫,他无钱买书,几乎天天泡在图书馆里,对外文书籍一本一本地“啃”,没有老师,他就找机会同“老外”对话。 一个偶然的机会,苏阿芒结识了一对意大利侨民夫妇。他就主动找上门去。请他们教授意大利语。这对夫妇被他热情好学的精神感动了,收下了他这个学生。苏阿芒聪慧好学,加上勤学苦练,从语言、语法到修辞写作,很快就掌握了意大利语。1957年,他用意大利文写的评论文章,在意大利《第七日》刊物上发表了。这件事,使他很兴奋地意识到:外语是一种很好的工具,如果真正掌握了这种工具,没上大学也可以为祖国服务。于是,他通过查找字典,或者把几个国家或语种的字典、词典互相对照学习的办法,他又先后掌握了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波兰语、瑞典语、捷克语、葡萄牙语、丹麦语、挪威语、世界语等21种语言,其中世界语和意大利语学得最好。从此,他开始用20多种文字写作,他的《我爱你,中华》、《在詹天佑铜像前》、《刘三姐》、《梁山伯与祝英台》等300多首抒情诗、叙事诗,在世界50多个国家用二十多种文字刊载。他以诗歌的形式向世界人民介绍聂耳、屈原、杜甫、詹天佑等中华民族的优秀人物和各地的名胜古迹,翻译我国的民间故事和寓言。他的世界语作品在国外引人注目,被称为“年轻的天才的中国世界语诗人”。1957年,苏阿芒被吸收加入国际世界语协会,1965年被日本邀请参加赛诗会,获得国际优等奖,并将全部奖金献给了国际世界语协会亚非基金会。他先后担任国际世界语协会驻华联络员、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理事,国际世界语博物馆馆员,国际世界语文学季刊《世界文化》特约撰稿人等。在是非颠倒的文革10年动乱中,苏阿芒投寄国外的那么多信、稿,成了“里通外国”的罪证。抄家、批斗之后,他被关进监狱,判刑15年。在身陷困境之中,他仍然让母亲给他订一份世界语版的《中国报道》杂志和意大利文版的《新团结》报。他向管教人员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允许他看外文书。有的犯人讽刺他:“都落到这份儿上,还学这玩艺儿,到梦里去当翻译吧!”可他却在一首诗里写道;“不管诗人将遭到多少痛苦,没有纸,也没有笔,只有无比的愤怒!”在整整10年零4个月的监狱生活中,诗人用他敏捷的思想构思了四五十首诗歌,而这些作品都一一刻在他的脑海中,出狱后才把它们记了下来。1978年,中共天津市委通过调查认定,苏阿芒的问题纯属冤案,1979年1月19日,苏阿芒予以彻底平反。4月29日,《光明日报》用第三版整版篇幅介绍他的事迹,引起轰动,一夜之间,苏阿芒成为全国知名的新闻人物。各种社会活动、采访、接见、开会、讲话使他应接不暇,这颗曾被乌云遮没的世界语文坛上的新星,又重见天日。国内外无数人为他的命运好转而高兴。澳大利亚驻华使馆致电慰问,英国女诗人布尔东寄来钱,意大利汉学家阿德里亚诺•马德洛博士亲自前来探望。8月27日至31日他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世界语工作座谈会,接着先后出席了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天津市青年联合会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成为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理事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此后他被安排在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担任编辑工作。由于刻苦勤奋,苏阿芒成绩显著,1979年,意大利出版了用意大利文创作的诗集《来自中国的诗》(上、下两册);1982年用世界语出版了诗集《夏日悲歌》,1983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用中文创作的诗集《迟开的素馨花》,后来中国世界语出版社出版了《苏阿芒诗集》。

              第四、科技工作者可以用世界语进行科技学术交流
    首先,在国际上有许多的世界语的科技组织,如国际世界语者科学协会、国际世界语者数学家协会、世界语鸟类学团体、国际农业专家世界语者协会、国际医学世界语协会。其次有各种专业世界语杂志,如《人与宇宙》、《科学杂志》、《海鸥》、《国际医学杂志》、《国际地质》等。世界语者喜欢交友,可以通过通讯启事结识同行,相互交流科技资料,促进科技方面的研究工作。
    上海崔之骏是一位副主任药师,1982年学习世界语以后,曾在国际医学世界语协会专业会刊《国际医学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汉世英法中医术语词典》,主编出版《植物药双语词典(汉语世界语)》专著。曾促成上海药学会与波兰药学会组织药师互访。1988年获国际医学世界语协会颁发的SHINODA奖。
    西北农业大学的周尧教授是我国昆虫学界的泰斗级人物,他从30年代就通过世界语同苏联植物学家米丘林建立了联系,以后又借助世界语到意大利留学,他多次出席国际世界语大会,并在大会上宣读了自己在昆虫学方面的研究论文,也用世界语出版了自己昆虫方面的著作,同各国科学家进行交流。
    李克希是从事水利工作的工程师,学习世界语以后,通过世界语编译了《昆虫形态图解》、《人体解剖名词》等著作,在编辑的过程中得到外国世界语者和专家的通力合作。
    王迪生是安徽蚌埠市铁路中心医院的药剂师,在安徽大学外语系学习世界语后致力于中医学的介绍,曾独自编译并出版了《中国药膳》一书。这是我国第一次通过世界语系统介绍中国药膳的著作,曾多次参加国际世界语大会,在会上介绍中医药基础知识,两次应邀到北欧国家讲学,受到医学界的欢迎,现为国际自然疗法协会(Internacia Natur-terapia Asocio)副主席。
           江西医学院外语教研室主任顾建华教授精通俄语、英语,1983年学习一年世界语后回校坚持开设世界语的选修课,并主编了《汉世英法中医术语词典》,不仅宣传了中医中药,而且丰富了世界语词汇。
    在甘肃泾川县有一个从事农业科学的黄银宝同志,他自学世界语以后,千方百计把世界语和本专业结合起来。为了使世界语能在他的农业工作实践中得到应用,他就写信给国外的世界语朋友,请他们协助寻找一些国外品质优良的种子。他要用这些种子作一项科学实验。接到他的信件以后,很多世界语者积极响应他的计划,有的直接给他寄来种子,有的在国外的刊物上发表推荐他的计划。甚至国际世界语协会副主席徐吉洙先生也在游历各国的时候为他进行宣传。在各国世界语者的帮助下,他搜集到了20多个国家的53个优良品种并且成功地从中选育出一个西瓜的优良品种。按照有关规定选育者有权为这个新品种命名,于是黄银宝将这个西瓜品种命名为“绿星号”。由于绿星号西瓜优质高产、多汁味道鲜美,这项科研成果得到了当地科技部门领导的支持,专门拨出款项支持实验,后来绿星号西瓜通过了地区的鉴定,得到了肯定。黄银宝也为此获得了县里的特别嘉奖。在黄银宝所在的地区农民种了很多荞麦。但是在当地却没有一家工厂能够对荞麦产品进行深加工,生产荞麦食品。黄银宝就通过日本北海道的世界语者Acusi Hosida 先生的帮助,引进了日本的优良荞麦品种。Acusi Hosida 先生还在日本的报刊上登出了黄银宝的求助信。Acusi Hosida 先生本人也多次前往有关工厂了解生产荞麦挂面的技术,将有关资料翻译成世界语给黄银宝邮寄过来。黄银宝把这些资料翻译成中文提供给当地的食品厂。不久当地也生产出了荞麦挂面,给当地增加了新的品种,提高了荞麦的价值。这些都要归功于世界语和世界语者的帮助。多年来,黄银宝一直坚持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探索世界语的应用和实践,还用世界语写作了一部专著《西瓜及其栽培》。从1994年起,黄银宝同志就坚持只使用世界语来写作,在《科学杂志》和《国际农业》等国内外的世界语杂志上发表了多篇科技论文,文章。1996年底,黄银宝和国外的一些世界语者同行发起成立了国际农业世界语协会并被推选为秘书长。该协会的宗旨是在农业、园艺、林业、畜牧、水产、植物保护及其相关的领域内推广和应用世界语。由于黄银宝先生在农业科技方面所做出的贡献。1996年国家科委授予黄银宝全国星火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第五、由于世界语者喜欢交朋友,可以通过它找到各种爱好的挚友
    喜欢集邮的同志学习世界语最有帮助,因为通过它可以在各国找到知己。在世界语界有集邮家世界语协会——世界语收藏者之友社,出版《绿色放大镜》杂志。南京43中教师宋绳坦喜欢集邮,经过多年的积累,他的世界语邮集在江苏省第一届邮展中获得三等奖,在1983年举行的中国首届集邮展览中获银牌奖,在1989年举行的中华集邮展览中获得镀金奖,在瑞典、巴西举行的国际邮展中获铜牌奖,在雅加达举行的第8届国际邮展中获得银奖。现已成为知名的世界语集邮家。1988年以后先后编辑了《世界语邮票目录》、《世界语邮票目录续编》、《世界语汉语集邮术语》等著作。受到各国世界语者的珍爱。在国内有许多世界语者借助世界语集邮,他们的邮品许多在省市邮展上获奖。
            宋子彬是一位围棋爱好者,1970年到蚌埠水泵厂当工人,后任厂职工学校教师。1978年开始,自学《日语》、《世界语课本》、《世界语插图大辞典》、《世界语语法大全》等书籍。1984年被安徽世界语专科学校聘为助教。1983年用世界语写出了《围棋史源》、《围棋中盘战略探讨》和《世界语围棋术语必须统一》等学术专论,被国际世界语围棋协会 (总部在日本)和世界语国际象棋协会 (总部在捷克斯洛伐克)分别吸收为正式会员,并任命为国家代表,中国代理人。1985年发起成立“中国世界语围棋协会”并担任筹备组副组长。1986年出席了第71届国际世界语大会,成功地组织了有30多个国家代表参加的“国际世界语者围棋赛”。1987年,与人合作翻译了《围棋吃子技巧》、《日本围棋妙手116》、《林海峰名局细解》、《围棋打劫技巧》等四本日本围棋著作。他曾担任安徽省世界语协会常委理事、安徽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国际世界语围棋协会副主席。1987年获安徽省职工自学成才一等奖。1991年,应土耳其世界语分会之邀,宋子彬先生从此踏上了海外创业新路子。经国际友人指点,他发现土耳其是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国家,几乎三两天就是一个节日,而不管是母亲节、父亲节还是女儿节、复活节、圣诞老人节,亲戚朋友之间都是要相互送礼的,这便给礼品商店带来了无限商机。宋子彬先生也随之成为一名经营中国礼品的商人,宋子彬便拿出一部份挣来的钱成立了土耳其中国旅行社和故乡人酒家。以此帮助更多的中国人到土耳其安居乐业.宋子彬后来成为土耳其华商会主席,他现在经常到国内做生意,并在贵州等地有投资。
    中国军乐团黑管演奏家程永华1984年学习世界语后加入了国际音乐世界语协会,成为该组织在中国的联络员,他曾在国内外世界语会议上演出,受到大家的欢迎。他经常与国外的同行交换乐谱,为中外音乐的交流做出了贡献。一次他们团应邀到芬兰哈米纳演出,一位当地的世界语者早早就到他下榻的宾馆等候,凡有程永华演出的他场场必到,这是老程十分感动。这位芬兰朋友还邀请他和队友们到他家中做客,队友们都十分赞叹:竟然在这座小城也能找到朋友!
           残疾人通过世界语也可以找到朋友,由此给他们的精神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在这里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唐山盲人工人樊东升,在80年代节衣缩食参加了世界语学习,学习世界语以后同国际盲人世界语者协会建立了联系。荷兰朋友Nora免费邀请他参加了当年在荷兰召开的盲人世界语大会和国际世界语大会。他出席大会前还收到了世界各国盲人世界语者寄来的慰问信和各种盲文读物和盲人用品。1994年,他创办了亚洲第一期世界语盲文杂志《心灵之窗》。该杂志每年出版四期,每期六十至八十页不等,这份杂志是他用盲针一针针扎出来的,引起国际世界语界的关注。荷兰的《接触》、德国的《盲人世界语者》、前南斯拉夫的《日出》、保加利亚《星火》和国际《世界语纽带》等世界著名盲文杂志,都纷纷转载《心灵之窗》的文章。荷兰八十五岁的盲人抚摸着它感动下泪,向他赠送了价值三千荷盾的美国产盲文打字机。意大利通讯评论道:“一个中国盲人,用最古老的盲文书写工具,扎出了东方的奇迹。这对于生活在西方世界的盲人,无论如何都是无法想象的。”日本盲人世界语组织得知此信息,汇来150美元定购 30册样本,以作研究。2004年夏季,第8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为了出席会议,一批盲人世界语者提前一周到达中国,准备就绪,意大利一位朋友邀请他一家人去京陪伴他们。十几年的老朋友在京相逢,他们双方都很激动。他们在亚运村宾馆为樊东升一家订好了套间客房,用北京绿茶饮料招待他们。次日,意大利国朋友带他们到石景山公园、故宫和颐和园等地游览。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中国盲文之父、老世界语者黄乃得知樊东升的事迹后与他建立了联系,他将多年来积累的盲人读物寄给樊东升,鼓励他好好学习世界语。后来得知他家庭生活困难,每年春节黄老都要给他家寄一笔钱接济他。
            我国著名的世界语诗人毛自富自学世界语的事迹更加催人泪下。1985年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常德供销学校任数学教师,刚参加工作半年多的毛自富,被一场车祸撵成超高位截瘫:“第七颈椎脱位,乳头平面以下无知觉,双臂麻木,双手十指不能运动,大小便失禁。”面对这样一份诊断报告,毛自富失望、沮丧,无边的苦痛像魔鬼一样吞噬着他的心灵。1987年初,同在常德供销学校任教的湖南师大校友刘小姐给毛自赋送来一本《贝多芬传》,扉页上是她题写的贝多芬的一句名言:“扼住命运的咽喉。”这是毛自富有生以来看得最入迷的一本书。这本书彻底改变了他的消极情绪。他想:贝多芬在身残之后居然能创作出《命运交响曲》,发出“生命是这样美好,活他一辈子吧”的热切呼唤,使自己成为世界音乐史上的一代宗师,而我有什么权力自暴自弃呢!深切的自省后,他开始奋力寻找那片属于自己的生命蓝天。一位朋友给他送来一大堆世界语教材和教学磁带。他躺在病床上,用两年的时间学完了世界语初级和中级的全部函授教材。之后,他又请人买来《世界语诗词格律》和《世界语汉语词典》两本书,通过一年多的时间研读,归纳出4000多个分类同韵的世界语单词,为他走上世界语诗歌创作之路打下了基础。他订阅了世界语刊物《中国报道》和《世界》,如饥似渴地阅读世界语朋友们赠给他的书籍。1993年6月,他用世界语写成的一组诗歌在比利时世界语协会会刊《一月》上发表;同年8月,该杂志又发表了他的第一篇世界语小说《诱惑》。从此,他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比利时、意大利、法国、荷兰、芬兰、瑞士、保加利亚、日本、巴西等国的世界语刊物上。包括著名诗人威廉•奥尔德在内的许多世界语人士给他寄来刊物、书籍,甚至给他捐款捐物,使他感受到世界语大家庭的温暖。此后毛自富买来《周易》、《庄子》、《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经典名著,用世界语诗歌的形式向国际社会诠释这些作品的精神内涵。他还写文章介绍中国的风土人情,旅游景点,报道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毛自赋的诗作《一生》和《裂缝》,在1995年7月举行的第八十届国际世界语大会文艺竞赛中获得“文学新人才奖”。作为国际世界语组织的最高奖项,从1950年到1997年的47次评奖中,全世界先后只有37位获奖者。毛自富在中国人中是第一位获得此奖者。他的名字频频走向世界。1997年7月在第82届国际世界语大会上,他又获得格拉博夫斯基“美文学贡献奖”;1998年1月,法国世界语协会出版了他的诗集《变迁》。以后美国纽约的Mondial出版社又出版他的新作《安泰之歌》。2009年他应约翻译了陈昊苏的诗集《希望之路》,由外文出版社出版。他的事迹经湖南电视台、湖南日报等新闻媒体报道后先后被评为“自强不息的优秀青年”、“常德市十大新闻人物”、“湖南十大杰出青年”。毛自富非常感慨地说:“世界语对我来说,它是实实在在的精神食粮,同行之间,心声的交流,是我最大的安慰”,“我感到满足,我感到振奋。虽然世界语不能给我带来面包,但它给我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世界语使我重新拥有一切。”
    在国际上有一个国际世界语铁路员工联合会,我国一些从事铁路工作的员工就加入了这个组织,如李森、韩祖武、朱命合等,他们就加入了这一组织,有时出席他们的年会。在国内我们也成立了中国铁路员工世界语协会。
          从事教师工作的许多世界语者,多年来与国际教师世界语协会建立了联系,现在我国教师世界语者协会也已经成立,他们与国际教师世界语协会已经建立经常性的交流,中国教师世界语协会主席弓晓峰教授去年还当选为国际教师世界语协会副主席。
    国际上还有一个青年世界语组织,我国也成立了中国青年世界语协会,各国青年之间的交往有利于大家相互了解和学习。
          在世界语界还有各种业余的专业的世界语组织,如国际世界语者摄影、录音爱好者协会、国际汽车司机世界语俱乐部、国际无线电爱好者协会、国际世界语者骑车运动协会、世界旅游国际协会、国际邮政电信职工世界语协会、全世界世界语者新闻记者协会、国际作家世界语者协会,甚至世界语的佛教、基督教组织,只要你喜欢都可以加入,但是懂得世界语是你加入这些组织的首要的和必备的条件。

            第六,学会世界语可以参加世界语界的各种活动,还可以借此机会到各国观光旅游
    随着国内外世界语运动的开展,国内外的世界语活动也越来越多,在国内每两年开一次全国世界语大会,各地也相继举办了一些地区世界语会议,如东北三省、内蒙古世协多次举办世界语大会,许多省还举办了世界语年会、学术会、世界语夏令周等活动,在我国还举办了第71届、第8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第五届太平洋地区世界语大会。在国际上每年7月底到8月初,要在不同的国家举办国际世界语大会,在亚洲还举办亚洲世界语大会。这些会议一般都有旅游安排,如一日游,会前游、会后游。这些都为世界语者参加这些活动提供了机遇:在会上既可结识新朋,又可会见老友,还可了解其他国家世界语运动情况,切磋世界语学习方面的心得,交流专业研究成果和信息。会议期间,大家还观光当地的风景名胜,其乐融融。近几年来还有许多世界语者应邀到一些国家参加国内世界语大会和世界语活动,有的外国世界语者和组织甚至在经济上予以资助。随着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国际间的这种交流将得到进一步发展,而世界语为你创造了这种良机。
    北京世界语者韦山,1996年想去捷克布拉格参加第81届国际世界语大会,拿到捷克驻华使馆的签证以后,由于中国没有直达捷克的飞机,只能绕道西欧国家,后来他决定从布鲁塞尔转机。但是必须有比利时世协的邀请函,比利时使馆才能发签证,而时间离大会开幕只有三周了。情急之中,他只好求助于国际世协的年鉴,他查到了安特卫普世界语协会的地址和电话,他给他们说明了情况,请他们给他发一个邀请函,借道布鲁塞尔去捷克。比利时的世协当天就给他办理了手续,将邀请函的复印件发到了比利时驻华使馆,并电话告诉他,邀请函已发使馆,明天你就可以去办理签证申请了。在电话中还问他是否到过安特卫普,需不需要人接站,最后一位老人到机场拿着《中国报道》刊物接他。而且安排在他们家住宿,第二天陪他去世界语协会,与当地世界语者见面,并安排他在当地观光游览。会后有的世界语朋友还邀请他到西欧一些国家旅游。
    在这里还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山东大学副教授刘晓骏是一名法语和世界语教师,一次到欧洲旅游,在意大利罗马观光时与旅游团走散,无法与导游取得联系,他不懂意大利语,无法与当地人沟通,他只知道旅游团当天住圣马力诺一家宾馆,而且第二天就要离开罗马,旅行团不可能因为找他而耽误全团的行程,这可把他急坏了,情急之中他突然想到他随身带了一本国际世协出版的一本《年鉴》,上面载有各国一些城市的世界语组织和联络员的地址和电话,他立即查到圣马力诺一位联络员的电话,请求他给予帮助。这位联络员是一位神父,接到电话后,他一方面让刘晓骏放心,在原地等候,安抚他不要着急;一方面帮他查找宾馆,经过一个个电话联系,终于找到了旅行团所住的宾馆。于是这位神父亲自开车,把他接到自己的家,为他安排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吃晚饭已经临近晚上12点,神父告诉他不用着急,他已与旅行团领队取得了联系,第二天一早他给他送到宾馆,不会影响他的行程。刘晓骏考虑到神父每天早上还要祈祷,不想再麻烦他,在表达万分感激之情后当天晚上神父给他送回了宾馆,同伴们开始都为他着急,当见到他时都感到惊奇和不可思议。
    由于世界语者喜爱旅游,湖南国际旅行社的老总杨开源,学会世界语后用世界语招揽客人,接待了多批欧洲世界语旅行团。安徽的刘保国也用世界语开展旅游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第七、多学一门外语,多增加一条交际的渠道,对于学习、工作、事业有时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原清华大学附小教师王璐在北京举办的世界语班学习了世界语之后,她在这所学校小学生中建立了一个世界语兴趣小组,后通过日本世界语者德田六郎先生同福冈一小学世界语小组建立了联系,两国的小朋友通过世界语传送中日友谊,引起了《朝日新闻》的注意。他们的事迹在报纸上披露以后,受到日本世界语者的称赞。后来,他们免费邀请王璐和一位小学生代表访问日本一周。这个小学的世界语兴趣小组还获得了全国青少年活动奖。王璐在国际通讯中认识了一位德国世界语者,后来成为伴侣,组成了世界语家庭,现在已移居德国。
           江苏镇江世界语者史雪芹是宝塔路小学一名小学教师 ,多年来她组织该校小学生学习世界语,并同法国两所小学的世界语者开展通讯活动,互赠礼品,有时还进行视频交流,促进了中法小学生之间的友谊,为此她获得法国莫蒂尔市和泉城市的城市荣誉勋章。
           北京语言学院教师李威伦学习了世界语以后,学校派他到墨西哥留学,还没有去之前他就从国际世协的世界语年鉴上查到了墨西哥世界语协会和联络员的地址和电话,一到墨西哥就受到当地世界语者的热情接待,在留学期间他经常参加他们的世界语活动,甚至被墨西哥世界语者邀请到他们家中做客。他给他们讲中国的故事,教他们包饺子,炒中国菜,不仅有利于他学习世界语和西班牙语,而且受到他们的多方的关照,彼此相处,亲如一家,深感世界语大家庭的温暖。
          一般的说世界语虽然不能解决人们的饭碗问题,但是许多人学习世界语后,却因世界语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这方面的例子就太多了。
           苏州电扇厂一位女工叫林文娴,80年代学习世界语,后来到上海外语学院世界语教师班学习一年。1986年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71届世界语大会,在会后旅游时她在苏州陪同日本世界语者参观,认识了其中的一位松田久子的老太太,老太太看到这位姑娘很热情、善良,于是问她愿不愿意到日本留学。后来在这位老人的资助下东渡日本,先在金泽市学习日语,吃住都在老太太家,全部的学费也由老人资助,后来她考上了东京的一所大学,在东京学习期间,老太太每天早晚都要给林文娴打电话,就像关心自己的孩子那样关心她的生活起居和学习情况,后来一直生活在日本,长期从事中日之间包括世界语在内的文化、科技交流活动,如太湖水生态修复科研工作。
          上海海运学院有一个学生叫张和明,在学校学习世界语,毕业后他想去瑞典留学,后来他请自己日本的两个世界语通讯朋友作他的经济担保人,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在瑞典期间他拿到了奖学金,完成学业后在瑞典一家公司工作,直到退休。
           于长琳原来是一位中学英语教师,学习世界语后于1983年到北京外语学院高等教师世界语班学习,回山东后任山东大学历史、经济、科社、化学四个系的世界语选修课教师;自1984年7月至1988年在济南任省委党校、三和街小学、中山夜校、四十中等世界语学习班教师。1992年开始在日照港务局党校、曲师大日照分校世界语学习班任教师。1995年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之际,日本世界语和平出版社出版了《日本战犯悔过书》,其中一篇《凶手的忏悔》事件就发生在日照,于长琳将这篇文章翻译成汉语发表在日照市政协主办的《文史》第五辑刊物上,让后人永远记住这段历史。 2005年至2010年越南连续举办了五届“河内----您的相约之处”国际知识竞赛,于长琳摘取了两个第一名、三个第三名的好成绩,越南国家电视台、报社,首都河内电视台、报社、越南共产党电子报等多家媒体都对于长琳参加国际知识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的事迹进行多次宣传、报道,于长琳获奖的消息传到国内、家乡后,他的事迹多次在新华社、日照日报头版头条位置、日照电视台《日照纪事》专题栏目等媒体进行专题宣传、报道。现任山东省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勤俭办主任,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理事、日照市世界语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这里还要给大家讲一个更精彩的关于俞荣康的故事:他是湖北沙市的一个普通工人。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他,忽然被世界语所吸引,报名参加了黄石世界语函授学校,学完初级班后主要靠买一些世界语课本、词典和录音带进行自学,以后随着工厂的停工,下岗后不得不去深圳、上海、天津等地打工,但是,无论怎么艰难困苦,他一天也没有离开世界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仍坚持顽强的学习。他对自己的妻子说:“你别看现在我学习世界语好像没有用,但是我的将来就要靠世界语,就要利用世界语来开创我的人生道路。”随着参加一些世界语活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世界语部和中国报道社的一些老世界语者发现他的世界语水平不错,有培养前途,在这些老同志的大力推荐下,终于被国际电台录用为世界语翻译,工作至今。
    具有同样经历的是俞荣康的同事熊林平,他是江西新余人,一个工厂的翻砂工人,他不安于现状,报名参加了江西广播电视大学,主修汉语言。1985年毕业毕业后,被安排在厂子弟中学任教。上世纪90年代初他到北京文化干部管理学院进修一年的世界语,后来随着下岗忙于生计,但他没有忘记世界语,仍坚持学习。2008年9月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世界语部的考核录取,受聘于该部,从事翻译工作至今。

           第八、最近十多年来,从事经商的世界语者也找到了合作伙伴
    虽然经商的世界语者还比较少,但中国出现了世界语商人俱乐部,其中一部分世界语者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厦门市世界语学会秘书长余细妹多年来从事人造珠宝和工艺品进出口贸易,其中一半生意是通过世界语达成的。她说,世界各国的世界语组织就像一个无形的团体,欧洲很多世界语爱好者本身就是商人。对于其他国家来的世界语同行都会提供各种方便和帮助,她每到一个陌生的国家,首先要找的就是当地的世界语组织和经商的世界语者,甚至还会住在世界语者家中,对方就像志愿者那样提供帮助。在双方看来,大家都有“共同语言”,大家的理想、抱负相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更近了。
    用世界语搭桥,寻找合作伙伴,在厦门还有有另外一名世界语者邓小忠,他是希恩贸易有限公司的老总。2008年10月,他到意大利参加展览会,在会上与意大利六十岁的老世界语者Giovanni先生不期而遇. Giovanni由于要扩建自己的葡萄酒庄,到维罗那展览会上寻找建材装修材料. 最后这位Giovanni先生决定进口厦门市希恩贸易有限公司的建材产品,同时将都卡葡萄酒公司在中国的销售总代理权给了厦门市希恩贸易有限公司.用世界语来沟通使两位商人感到无比亲切,因为对于所有使用它的人,世界语都不是母语,它是一种中立语言,在平等基础上进行交流。经过两三个月里的继续沟通,厦门市希恩贸易有限公司将四个柜的建材量换取了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都卡葡萄酒公司的一个柜葡萄酒量。从2009年开始厦门市希恩贸易有限公司决定重点开拓意大利葡萄酒在中国的市场。
            王天义同志高中毕业后到西安陕西钢厂当了工人。1979年开始学习世界语,后单位公派到北京参加世界语进修。1993年后辞职,专门用世界语从事国际商务活动。1993年加入国际世界语经贸组织(IKEF),为领导成员和中国代理,2012年当选为IKEF主席。2010年创办以世界语为工作语言的西安达芬奇进出口有限公司,并有巴西世界语者Aldreno在该公司工作。他也是中国世界语商人俱乐部的领导者之一,积极探索应用世界语从事国际商务活动。他长期致力于陕西和西安地区世界语活动,是主要骨干之一。后担任陕西省世协理事、副秘书长;西安市世协理事、秘书长、副会长、会长;1999年当选为全国世协理事,后常务理事等。1989年参加全世界无民族协会,后任中国代理。1991年加入国际世协,现为西安地区代表。曾在世界和当地报刊上发表多篇世界语研究文章,尤其是在用世界语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科技文化交流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第九、利用世界语开展城市民间友好活动,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
    在这方面天津、常州、青岛等城市的世界语协会做得不错,促进了中日、中韩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以天津为例,天津世协多年来积极拓展人民外交活动,先后同波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建立密切往来,并派代表出访波兰、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还接待多批各国来访的世界语客人及其非世界语朋友。1990年他们配合日本“神户节”活动,为日方提供具有中国民俗特色的文化展品,为民间外交做出了努力和贡献;1989年举办了环渤海地区世界语夏令营,发起并组织召开了第一届环渤海世界语团体协作会;1990年举办了“世界语国际友好城市工作座谈会”,九城市世界语组织交流了用世界语为本地促进与各国友好城市密切关系的经验;1995年还成功地举办了“第14届中日韩青年国际研讨会”等大型活动。在天津世协的各项活动中,特色较突出的是国外友好城市合作方面。天津世协与日本的神户、四日市,韩国的仁川,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波兰的罗兹,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等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1998年,应波兰罗兹市(第二大城)世界语协会和市政府的邀请,天津世协副会长高成元、韩祖武及市社科联负责人组成访问团前往参加“罗兹市世界语运动90周年纪念”以及“波兰第29届 世界语大会”,受到该市副市长的接见。其间还访问了古城克拉科夫、首都华沙,所到之处都受到世界语者的热情接待。最感人的是他们协助日本老人野村忠纲先生(TADACUNA NOMRA)调查日本侵华罪行。野村忠纲先生是日本任熊本县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后任所长,主要从事海洋生物的养殖与监测,1993年退休,同年被聘为熊本县珍珠养殖合作社社长。1998年辞去合作社社长职务,开始致力于世界语活动,曾是日本世界语协会领导成员之一。他对中国人民非常友好,对日本军国主义者深恶痛绝。为揭露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侵华罪行,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自1990年以来他十二次访问中国。他的足迹踏遍河北省二十余个村庄及天津的独流等地。他在接受天津新闻媒体的采访时说:“柴门霍夫创造了世界语是为了世界和平。我正为他的这一理想而努力。为了揭露日军侵华罪行,用真实的史实教育日本人民,尤其是日本青年,我对原日军,特别是第六师团在侵华战争中的罪行进行考察。目的是为中日人民之间的友谊地久天长。我作为日本世界语者有责任把日本军国主义者在亚洲的罪行公布于众。我愿为此尽一份力量。”山东省世界语协会与法国法国西部的布列塔尼大区的友谊就是以世界语搭桥建立起来的, 1985年建立了山东省与布列塔尼地区的友好关系,2002年济南市和布列塔尼的省会雷恩市建立了姊妹城市的友好关系。2005年3月12日在济南签署的《山东省与布列塔尼大区加强友好合作的备忘录》而两个地区的社会团体之间建立友好关系这还是第一次。2008年2月28日至4月20日山东省世界语协会会长刘晓骏、山东省世界语协会副会长王永惕应法国布列塔尼世界语联盟的邀请在法国布列塔尼地区进行了友好访问和交流。此次世界语活动的主要成果是两个省级的世界语组织正式建立了姊妹友好协会关系,签署了《山东省世界语协会与布列塔尼世界语联盟建立姊妹协会的协议》的协议书。会长刘晓骏在布列塔尼地区的十多个世界语协会作了题为《孔子与山东省》的世界语演讲,受到了各地世界语组织和世界语者,非世界语者的欢迎。十几场关于中国文化的演讲都是用世界语。这也充分说明了世界语完全可以充当在各国人民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一种语言。布列塔尼大区政府对两个地区世界语协会建立省级协会的姊妹友好关系十分重视,特别同意在雷恩市市政府签字大厅举行两个协会建立姊妹协会协议的签字仪式。并派出负责文化及对外关系的政府成员主持签字仪式。山东省世界语协会与布列塔尼世界语联盟建立姊妹友好关系将有助于山东省和布列塔尼大区之间的和谐和以人为本的文化、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山东的青岛世协、枣庄世协,在与韩国世协的交往中以世界语为媒介,促进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1989年春天,泰安市通过泰安世协与波兰Interpress-Film公司合作拍了两部纪录片《皇帝出巡》、《十亿人温饱后的欢乐》,在波兰放映后还在波兰电视台播出并由波兰向东欧、西欧等国发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受到我国驻波使馆的称赞。第一部片子是以宋真宗封禅泰山为引线,再现了雄伟壮丽的泰山风光,展示了泰山文物,反映了游人登山的盛况,并介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第二部介绍了他男士乡村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改革开放后农村的巨大变化。近两年来中国报道社与全国世协以国际世界语大会为平台,通过摄影、书画展览和工艺品制作等活动,在越南、蒙古、韩国、瑞典、冰岛等国展示中国文化艺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证明了世界语在文化交流中是会发挥桥梁作用的。值得一提的是辽宁世界语者吴国江先生担任了国际世协主办的《友好城市通讯》(Informilo de Ghemelaj Urboj)网络刊物的主编,致力于各国友好城市之间的报道,发挥世界语作为桥梁的纽带作用。
          许多地方还利用世界语作为媒介引进各种外语方面的教师和人才。刘保国先生就是一例,他在内蒙古包头市王家炳中学和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授世界语课程期间,联系到好几批次的外国朋友到包头来教授世界语和其他语言。王家炳中学的校长说:我搞了几十年教学,也曾尝试请外国人来校任教,但都没成功。刘保国用世界语就很快做成功了。这就是世界语神奇和实用的地方,是令人信服的!

           第十、一些世界语者把学习世界语作为一种业余爱好和精神享受,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
    在现实生活中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有些人爱种花,另一些人爱养鸟,还有的人喜欢钓鱼,都各得其乐。一些学习过世界语的人认为,学习世界语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他们学会世界语以后,能看看世界语的书报,读读世界语的小说,听听世界语广播,还可同远在天涯海角的中外世界语朋友通通信,增长一些知识,开阔一些眼界,应当说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情。
          在这里我还想给大家讲讲一件有意思的事,最近20多年来,有一些世界语者同国外世界语者由通信成为很好的朋友,进而相爱结婚,在家庭里使用世界语作为共同语言,组成世界语家庭,其中有外国女的找中国男的,也有中国女的找外国男的,现在他们大部分分都生活得很幸福,当然也有后来离婚的。例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世界语部的祝昕与越南一位世界语者相爱而移居越南;天津一位世界语者与一位瑞典姑娘相爱而移居瑞典;贵州六盘水地区的一位中学教师王麟,在1986年北京世界语大会上认识了一位匈牙利青年,后来与这位青年结了婚而移居布达佩斯,一年后,王麟与第一任丈夫离了婚,婚姻的失败并没有使她消沉。  从1988年起,王麟开始在匈牙利世界语协会帮助编辑匈牙利世界语大辞典,业余时间去一家语言学校教中文。上世纪90年代,她开了一个中国诊所,利用针灸为人看病。上世纪90年代初期很多中国人来到匈牙利,需要大量匈牙利语翻译。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王麟已经从对匈牙利语一窍不通变为可以充当中国人和匈牙利人打交道的翻译了。做了两年翻译之后,王麟开始自己经营贸易,而且做得很成功。一个偶然的机会,王麟和匈牙利的ATV电视台有了接触,生意已经做到一定规模的王麟对电视很感兴趣,2000年她正式入股ATV电视台。在她的建议下,ATV电视台开辟了《中国之窗》,向匈牙利观众介绍中国文化。以后她经带领摄制组赴中国拍摄纪念中匈建交55周年的节目。ATV是匈牙利第一家私人电视台,在匈牙利10家电视台里排第4。王麟认为匈牙利人没有办法直接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但是他们可以通过电视剧了解中国,接触和接受中国文化。1990年王麟在语言夜校当老师时认识现在的丈夫纳吉•高博的。纳吉•高博喜欢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古典文学以及藏学。 现在高博是匈牙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王麟继续在为介绍中国文化、促进中匈两国人民的友谊而努力。

           通过上述事实说明:世界语不是没有用处,关键在于你是否熟练地掌握它,是否去积极地应用它。只要坚持学习,积极地去应用,在世界语的国度里是能够找到用武之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片尚待开垦的土地,较之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人才说来,精通世界语的人还很少。下一番苦功夫,很好的学会它、应用它,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人生。
                                                                                                                        作者:侯志平 枣庄学院名誉教授

    录入时间:2014/12/14 Hits:38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