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世界语博物馆,国际世界语博物馆

首页 > 史海钩沉

    河南世界语运动发展概略

    世界语从本世纪初开始传入我国后,这种唯一流行全球的国际语就在各地逐渐推广开来。河南也是世界语文化运动兴起较早的省份之一。1912年5月,中华民国世界语会在上海设立了中央事务所,此后开封即设立了分支机构,开办了世界语班,揭开了河南世运发展的序幕。

    开封自古就是人文墨客荟萃之地,自然形成了新文化的发源地。可以说,河南最早的世界语运动正是从开封起步的。河南早期的世界语传播,主要渠道是通过师范学校和中学,也包括外国世界语者。1912年,我国著名民主革命家蔡元培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首任教育总长,下令全国师范学校把世界语列为选修课,对推动世界语起了很大作用。1921年3月,开封女子师范学校就开设了世界语选修课(由张云鹤主讲)。追溯历史的进程,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五十年代乃至六七十年代,都可以觅到河南世界语运动的踪迹。
    1931年和1932年,开封、郑州、许昌、洛阳、新乡都有世界语活动。1932年2月,江苏镇江世界语学会出版的会刊《黎明》(Mateniĝo)第二期上刊有《全国世界语运动总调查》(符恼武编),其中关于河南就有4位同志:开封河南省第一师范学生刘之翰、郑州铁路职工刘本初和学生俞科安、许昌县学生谭锤瑢。同年,洛阳第四师范也兴起了世界语新文化潮,并成立了世界语学会。新乡世界语小组当年也积极开展了学习与革命活动,组员米光华就是新乡县首任党支部书记。此外,在三十年代中期,世界语运动潮也冲击到了豫东杞县大同中学。1934年夏,世界语者郭晓棠应王毅斋先生邀请到杞县创办私立大同中学,就职教导主任。他是1933年在北平自修世界语的,1934年和1935年他对言语科学和实际运动产生浓厚兴趣,热心投入到运动中,不但在大同中学和小学进行世界语和新文字的传播,而且到杞县县立师范讲授(据《睢杞太地区史料选》,郭晓棠1941年《自述》)。当时在大同中学教授世界语的还有:周熙亚、傅明谛。大同中学是我党睢杞太地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也是我党领导下的“左联”在河南推广拉丁化新文字和世界语、开展无产阶级大众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该校之所以能够成为在严重白色恐怖包围中的一个红据点,除党的领导外,就是该校的教职员工大都是进步人士。他们在学校大力开展进步的文化、新文字运动和世界语运动,提倡读革命书籍,使学生既完成了学业,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当时姚雪垠(著名作家)同志也隐居在大同中学,搞革命活动,并很快接触学习了世界语(据《党在杞县私立大同中学的革命活动》、李林《回忆大同中学二三事》、董启翔《杞县大同中学的革命活动》)。 据史料介绍,河南世界语运动和新文字运动,就是1934年从大同中学传播出去的。以后,杨伯笙于1935年在河大组织新文字研究会,又在《河南日报》和《豫北日报》分别开辟了一个“语文副刊”和“论实副刊”,这些都是宣传语文改革、提倡新文字和世界语的(据郭晓棠《自述》)。1936年下半年,河南世界语者齐诺同志欲过黄河而未能成行,便又回到杞县大同中学,并于1937年1月秘密建立了“民先”组织,一面开展有组织的工作,一面继续和进步同学一起组织“世界语研究会”、“拉丁化新文字研究会”等活动。除学习世界语和拉丁化新文字外,他们主要学习进步书刊,关心抗日救亡的国家大事(据齐诺《“民先”在杞县大同中学的建立与活动》)。
    有史为证,到1938年杞县仍有世界语活动。当年,国民党县党部和警察局突然搜查了大同中学图书馆、教室和学生宿舍,查获了两本“世界语”和“拉丁化新文字”的小册子“据徐树森《难以忘怀的母校大同中学》)。从这段历史的考证来看,世界语运动当时在杞县、开封,以至在河南都是很活跃的。据史料记载,河南世运在四十年代依然有所发展。1943年,河南方城高中英文教师——意大利世界语者杜博士,在课余时间向学生们讲授世界语。同年,南阳世界语者、《前锋报》总编辑傅恒书借助该报积极开展世界语活动,并通过重庆出版的《中国世界语者》(《Ĉina Esperantisto》1943年11月版)第7期向各地征集有关世界语文章。到四十年代末,河南温县也涌现了世界语学习活动(据温县牛永丰在1983年河南世界语者“五一”座谈会上介绍)。三、四十年代,是我国世界语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的时期。这一时期,学习传播世界语的人大部分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他们把世界语运动同中国的革命相结合,使世界语运动作为一个进步的和平运动活跃起来。
    解放后,我国的世界语运动获得健康发展,河南的世运也重振旗鼓日渐兴盛。在1942年参加重庆世界语函授学社学习世界语的卢成之同志,1950年从湖南到河南洛阳地区工作,便积极奔走多方联系,进行世界语活动。1951年他就订阅了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机关刊物《人民世界》(Popola Mondo)。1953年,他调到郑州工作,并在这里又开始从事世界语活动。1956年12月,郑州胡国柱同志开始自修《世界语全程》,并积极搞世界语活动。1957年郑州世界语组创办《绿叶》(Verda Folieto)油印刊物,由鄢明伦同志刻印。自第二期起,《绿叶》均由胡国柱编刻印,先后出过四、五期。1958年10月第三期《绿叶》出版,该刊辟有诗歌、对照读物、讲座辅导等栏目,这一期就发表有辛(新)人(卢成之同志的笔名)世译的一首诗。据《绿叶》刊载,郑州市外文书店陈建业同年开始学习世界语。同年12月18日,卢成之被正式吸收为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会员。1959年第二期《人民中国报道》(El Popola Ĉinio)发表了胡国柱同志的译稿《金凤凰》(Ora Fenikso)。五、六十年代的河南世界语运动,就是通过学习研究、出版刊物、发表文章、编篡词典和举办柴门霍夫节等诸项活动展开的。1962年12月15日,郑州市世界语组在胡国柱同志的房间里集会,隆重庆祝柴门霍夫节,参加活动的有:卢成之、胡国柱、鄢明伦、许国华、沙铎等。次年12月中旬,郑州市世界语者在庆祝柴门霍夫节的同时,还举办了小型的世界语书籍展览。从1964年年底起,胡国柱、许国华等开始编写《汉世词典》,到1966年5月止,共完成了从A到H八个字母的全部编写誊清工作,总计一万七千余条。这部词典编写工作,尽管因故没有最后大功告成,但却在河南世运史上留下了值得称道的一页。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极“左”路线严重摧残了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我国世运在这十年期间受到重挫陷入停顿,胡国柱等优秀的世界语中坚分子离开河南,河南世运也随之衰退消逝。值得庆幸的是,河南世界语者魂系世运绿心永驻,他们献身世运的热情始终没有泯灭。1978年6月,著名世界语者方善境发起“世界语翻译实习”活动,河南世界语者木丙(三门峡市崖底高中职员)是具体组织者之一,另一位就是从郑州转到湖北黄石工作的胡国柱同志。这项活动一直持续到1979年年底止,共有全国22个省的80多名世界语者参加,郑州田崴同志也是其中的一员。
    进入八十年代后,在全国第二次世界语工作座谈会确定的工作方针指引下,河南各地世界语协会纷纷成立,河南世运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开始了欣欣向荣的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全国第二次世界语工作座谈会于1979年8月在北京召开后,河南世界语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以世界语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方针指引下,河南世界语者积极行动起来,组建了世界语组织,开办了多期不同形式的世界语函授、面授培训班,出版了十几种世界语油印小刊,开展国内外世界语交流活动,促进了全省世界语运动的健康发展。
    1979年冬,新乡韩道翥同志发起并筹备出版《Ĉina Esperantisto》(中国世界语者)油印刊物。1980年 4月15日,《Ĉina Esperantisto》在新乡创刊,八开一版,刊有世运消息和世界语读物等。尽管这个小刊首期就是终刊号,但它毕竟表明河南世界语者在行动。同年10月开始,河南先后有三批学员1400多人参加新华世界语函授学校的学习。此后,各地市(县)又有不少人参加了安徽淮南世界语函校、湖北黄石世界语函授班、安徽大学世界语进修班、安徽世界语专科学校、重庆世界语刊授、云南昆明世界语刊授、中国世界语刊校和上海外国语学院教师进修班等,世界语学习者与日俱增,世运力量逐步壮大。总的看来,尽管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能够觅到河南世界语运动的踪迹,但河南世运真正发展起来却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改革开放是世界语在河南传播和促进世运发展的强大动力。
    1982年8月,郑州世界语者卢成之、田崴、夏瀚东、孔雷等同志受黄石世运影响组成世界语小组,商议成立郑州市世界语组织,并编印了《黄河》(Flava Rivero)油印小刊。遗憾的是,这期《黄河》与新乡韩道翥创办的《中国世界语者》小刊一样,创刊号也就是终刊号,成为河南史料中鲜为人知的珍品。1983年1月,郑州夏瀚东同志创办《绿塔》(Verda Pagodo),自第二期起由孔雷同志编刻印(前后出过七期),这份小刊就象纽带把河南各地的世界语者联系到一起。同年4月,由夏瀚东、孔雷等同志发起 ,“河南世界语者五一座谈会”在郑州举行;这是河南世界语者首次大聚会,来自郑州、新乡、安阳、周口、舞阳、义马等地的40多名世界语者参加了会议。后经大家的共同努力,河南省语言学会世界语研究组于同年10月成立,这就是河南省世界语协会的前身。当年,河南世界语研究组卢成之等三位同志就参加了省语言学会年会,1984年10月张昊光同志还在省语言学会年会上以《对世界人类语言前途的展望》为题阐述了世界语成为国际共同语的必然性。在由河南世界语研究组向省世界语协会迈进的过程中,由于河南省语言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桁十分赞成世界语,省语言学会给予世界语研究组很大支持。1985年9月28日,河南省世界语协会正式成立,以后河南世界语组织才开始独立举办学术年会。从河南世运发展史看,河南世界语者“五一”座谈促进了全省世界语运动的发展,在1984年至1986年三年中洛阳、商丘、鹤壁、新乡、郑州、舞钢(即:平顶山)、焦作等地市纷纷成立了世界语协会。1984年10月,洛阳市世界语协会成立,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第一个正式成立的世界语组织。1985年河南各地成立的世界语协会就有6个之多:1月,商丘市世界语协会成立;4月,洛阳师专世界语学会、洛阳建材专科学校世界语学会先后成立;5月,鹤壁市世界语协会成立;6月,新乡市世界语协会成立;9月,郑州市青年世界语协会成立。1986年河南又有4家世界语协会成立:1月,焦作市世界语协会成立;5月,舞钢区世界语协会成立(现平顶山世协前身);8月,南阳地区世界语协会和郑州市世界语协会成立。此外,周口、安阳等地成立了世界语协会筹备组和世界语小组。为了推动全省世界语事业快速发展,河南自1986年以来先后成立了中国世界语刊授学校河南分校、新乡分校、各地辅导站和郑州世界语学校等,举办了多种形式的面授和函授,包括各协会团体开办的初级班、中级班、口语班、辅导班、专题讲座等,累计办班70余次,河南师大、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鹤壁市教育学院等大专院校也开办了世界语班,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1989年还正式开设了世界语选修课,培养了大量的世界语爱好者,为发展世界语运动奠定了的基础。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河南学习世界语的达六七千人,河南世界语组织也基本上都是在那个年代组建起来的;到九十年代全国社团整顿工作开始后,除河南世协等社团组织根据省民政厅要求重新登记注册外,各地基本上没有再成立新的世界语组织。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河南郑州张昊光、洛阳曹瑞明等就参加了中国世界语运动发展研讨会,省世协张昊光理事长以《世界语与世界语运动必由之路》为题同与会者坦诚交流;九十年代以来,河南世界语者仍孜孜不倦地探索世运发展之路。1990年12月,在省世协年会上,郑州孔雷一篇《跨世纪的思考》,首次尝试河南世界语运动发展战略初探。1991年12月,河南世协组成以理事长张昊光教授为团长的10人代表团参加了第二届全国世界语大会。1992年8月,河南世协代表团16人参加了第五届太平洋地区世界语大会。根据第二届全国世界语大会的要求,1992年省世协设立了史料征集委员会,并于当年底完成了《河南世界语运动发展概略》,填补了河南世运史的空白,提供了研究河南世运的新素材。在回顾世运历史、总结世运经验、加快世运发展进程中,河南世界语者不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993年又参加了第二届中国世界语运动研讨会,1994年河南世协青年部积极倡导并与中国青年世界语协会联合组织了第二届中国青年世界语运动研讨会,1995年8月,河南马海滨同志到天津参加了第14届中日韩青年世界语者研讨会。尤其是1995年初,由于省世协张昊光理事长四处奔波和不懈努力,河南省人事厅向全省人事部门颁发了豫人干考字(1995)第1号文件,将世界语正式列入干部晋升中级、副高级及正高级职称统考的语种,在河南世运史上填补了此项空白,这对河南世界语运动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河南新乡朱命合同志出席在丹麦举行的第50届国际铁路员工世界语大会,这是中国世界语者首次参加国际铁路员工世界语大会。近20年来,河南世界语者一直在思考、在行动,促进了全省世界语运动的发展。面向新世纪,勇敢地探索,大胆地跨越,河南不会沉寂。憧憬着21世纪的灿烂前景,世界语者们将满怀信心地继续努力奋斗。
    (撰稿于2000年3月)

    录入时间:2015/1/15 Hits:2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