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陕西世界语活动年表(第一部分)陕西世界语活动年表(第一部分) 1909–1935年(草稿) 王天义 1887年 世界语(ESPERANTO)第一书于1887年七月出版,从此世界语正式公布于世。 1891年 世界语传入中国的最早记录是1891年。当时海参崴一些懂世界语的俄罗斯商人,把中文注释的世界语课本带到了哈尔滨来传播世界语。 1909年 就目前所知,陕西最早出现的世界语者是山西运城人景梅九。景梅九先生1909年至1911年期间在陕的世界语活动不详。 【人物链接】 景梅九(1882-1961) 山西运城人。家住西安三学街长安学巷。1902年由清庭保送到日本留学,1906年参加孙中山同盟会。并在西安大学堂任教员。1911年在北京创办《国风日报》,辛亥革命后任山西军政部部长等职。1932年迁居西安,1934年在西安任教育部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陕西省政协委员。是中国辛亥革命的著名人士。1906年留日期间向大杉荣先生学习世界语。回国后积极支持世界语活动,曾是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董事兼任教授、副校长等职。1930年在太原创建世界语学会,自任会长。1931年在运城中山中学、第二女子师范开班教授世界语。1932年在西安自办《出路》杂志,该杂志长期宣传世界语。1935年创建西京世界语学会,任会长。该学会得到杨虎城将军的支持。 1920年 郭乐三开始学习世界语。 【人物链接】 郭乐三(1891-1944),江苏铜山县毛庄乡安乐村人。家住西安1924年到广东校正世界语发音,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到广州参加毛泽东主办的第六届农民讲习所。期间,写了一篇《徐州农民情况调查汇报》,后来被毛泽东引用在了自己的《江浙农民的痛苦及其反抗》文章中。1928年起郭乐三被共产党派到西北军杨虎城部队去了。到杨虎城部队里担任杨虎城部队里的政治处长。1930年,到上海再次充实世界语。1931年,郭乐三还在陕北宝安县任过县长。后长期在陕西政界和教育界任职。1944年3月16日因伤寒死于西安。 1922年 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邀请,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到北京大学教授世界语。期间有三位陕西学员比较活跃,他们是吕向晨、陈声树和陈昆山;并留下一张同鲁迅和爱罗先珂等世界语教师的合影像。 【人物链接】 吕向晨(1893-1975) 陕西临潼人。1917年赴北京考入北大政治系三院译文学馆学习。1921年在校期间学习世界语,教师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后来参加了北京世界语专科学校的工作,是当时的世界语积极分子。在1922鲁迅、爱罗先珂与北京世界语专科学校骨干的著名合影照上左边第三位举绿星旗的大个子就是他。后因任冯玉祥将军的高参,与国民党高层有深刻的矛盾。冯玉祥失势后辗转参加了地下党,解放后任陕西民政厅副厅长。 陈声树(1895 —1970) 陕西汉阴人。又名陈兆枢,世界语名Sinso. 1920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1921年在校期间学习世界语,教师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1923年至1925年在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董事兼教员,曾担任该校总务长,是二十年代中期北京世界语学会主要负责人之一。后回陕西,曾在西安高级中学任教,并于1935年邀请世界语朋友王鲁彦到该校任教,开办世界语学习班。 陈昆山(1895-1951) 陕西户县人,又名陈空山。1921年在北京大学学习世界语,教师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1923至1925年在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任教, 曾担任总务长,是二十年代中期北京世界语学会主要负责人之一。后回陕在政界任职,同陕西世界语者有着密切联系。 1923年 七月,北京世界语专科学校成立,蔡元培任校长,鲁迅为董事,陕西汉阴人陈声树,和户县人陈昆山在校任教,先后曾担任该校总务长。 1924年 当年毕业于北京世界语专科学校的学员景清萍及同学张剑影到陕北安边教书,并在当地成立西北世界语学会,从事世界语宣传推广工作。 【人物链接】 景清萍( )山西运城人,是景梅九的侄女,西京世界语学会助会秘书相立三的妻子。 1925年 户县人陈昆山主持北京世界语专科学校工作,因学校发生针对他本人的风潮;他本人也卷入校方与学生冲突之中。学校停办。 1926年 意大利传教士乔治·给万尼(Georgo Gevane)在陕西高陵通远坊修道院教授世界语,当时参加学习的学员中,比较活跃的有李伯渔、高思谦、张敬铎等。 【人物链接】 Fulgentius Pasini 乔治·给万尼( ),情况不详。 1927年 陕西高陵通远坊成立陕西世界语学会,公推李伯渔为会长、高思谦为副会长。学会成立后到西安城内进行了游行宣传活动。 【人物链接】 李伯渔(1908-1980) 陕西户县人。陕西省天主教爱国会主席(主教)。1926年在陕西高陵通远坊修道院参加世界语学习班,学员约40多人,教师为意大利传教士给奥尔高·给万尼。学习班以后李伯鱼、高思谦、张景铎等发起成立了陕西世界语学会,并到西安宣传世界语。此后至1935年以前国内外刊物公布的西安世界语学会地址即为西安五星街西安天主教堂。 高思谦(1906-1983) 陕西户县人。国际世界语协会终身会员,国际天主教世界语联盟终身会员。1926年在陕西高陵通远坊修道院参加世界语学习班,教师为意大利传教士给奥尔高·给万尼。后同李伯鱼、张景铎等发起成立了陕西世界语学会,并到西安宣传世界语。1930年初赴欧洲留学,留学期间多次参加国际世界语大会,与当时世界语运动的旗手普里瓦特交情深厚,并以普里瓦特的特使身份参加各种国际活动。1942年回国,在陕西凤翔教区任副主教。1948年再次出国。1961年应台湾辅仁大学校长、三十年代世界语者于斌聘请,赴台担任该校哲学研究所教授兼教务主任之职。而后他以该校为基地连续举办了八期世界语学习班。1976年在高思谦的努力下,台北两家出版社再版了《汉世小词典》、《世界语文法大全》、《中文对照世界语会话》等四本书。高思谦先生生前世界语著述甚多,其中有《国际语爱司白郎道》、《世界语学者第三届国际圣礼大会记》、《世界语与西班牙语合璧分类词典》、《世汉分类术语》、《世界语课本》等。曾在台北中山文化学术集刊和《东方杂志》上发表“国际语问题及其解决”和介绍世界语的文章。 张敬铎 ( ),陕西周至人。情况不详。 1928年 陕西世界语学会继续活动,有会员四十余人。 1930年 秋,高思谦赴欧洲留学。期间活跃于欧洲各国世界语界,成为国际世界语协会(UEA)终身会员,并常代表国际世协参加一些活动,成为时任国际世协主席的普里瓦特(Privat)的密友。 1931年 12月刘谰涛在太原监狱里学习世界语。 【人物链接】 刘谰涛(1910-1997),陕西米脂人。原中共西北局第一书记,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32年 景梅九政治失意后迁居西安,自办《出路》杂志,该杂志长期宣传世界语,辟有世界语书刊广告专栏。 当年李绵在华北抗日驻军时离北平较近,知道了世界语,及北平和上海的一些世界语活动,对世界语产生了兴趣。 【人物链接】 李 绵(1912—2007) 陕西省韩城人。抗战爆发前,曾参加新文化运动,从事抗日救亡工作。1937年到延安,曾在陕北公学延安大学学习。后留在延安从事教育工作和新文字运动,担任过《新文字报》总编辑、延安中学教师。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工作,先后担任过西安师范学院副院长、陕西师范大学校长、陕西高教局局长等职。1932年在陕西潼关县工作时,同许寿真、薛向晨报名参加上海世界语者协会主办的世界语函授学校学习,后加入上海世界语者协会。1935年参加西京世界语学会,曾从世界语翻译过《良心》、《俩兄弟》等短篇小说,在西安进步报纸上发表。晚年积极支持西安和陕西省世界语运动,曾任陕西省世协会长等职。 1932年2月号镇江世界语学会会刊《Matenigho》(黎明)第四页,世界语团体和同志目录中,陕西团体为:陕西世界语学会,地址:西安天主教堂转。同志为:唐志能(军),陕西潼关北门外华轻便铁道第十九站。 【人物链接】 唐志能(军),情况不详。 郑竹逸在北京辅仁大学就学时开始接触世界语。 【人物链接】 郑竹逸(1910-1975) 陕西长安县人。1932年在北京辅仁大学就学时开始接触世界语。1933年在上海大夏大学学习期间参加了世界语学习班,教师是匈牙利世界语者Fedorcak。1936年回西安后便积极投入到当地的世界语运动中,几十年如一日,成为四、五、六十年代西安世界语活动的核心人物。利用自己在中学教授外语的条件传播世界语,培养了一批世界语骨干。同周庄萍编著有《现代中文世界语词典》,该词典由陕西省府主席邵力子资助出版。《柴门霍夫演讲集》、《世界语国际通信集》等。解放后曾任西安中学校长、西安京剧院副院长和陕西省图书馆馆长。 1933年 景清萍、张汉聊在安边举办世界语讲习班的同时,编印《蒙边通讯》宣传世界语。 李绵随军返回陕西潼关驻防。冬季,李绵联系同在杨虎城部十七路军四十二师部参谋处文书科的徐桑(许寿真),还有工兵营营部的薛向晨同志参加了上海世界语学会的函授学习;并成立了学习小组,起名为:Antauiranto(先行者)。 【人物链接】 徐桑,又名许寿真(1914-1949) 江苏无锡人。曾用许柏年、受箴、燕东柯等笔名。世界语名字Eltunko。父亲是西安铁路局高级职员,家住西安市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隔壁。少年时接受进步思想,弃家从军。在1932年在陕西潼关西北军中服役时,参加了军官李绵先生组织的世界语学习小组。1934年在李绵和薛向晨资助下专程去上海世界语者协会学习世界语。后回西安参加了西京世界语学会活动。1937年后创刊《西安世界语者》杂志,并住会工作。后从事抗日救亡运动被捕。出狱后于1939年冬到重庆,参加世界语函授学社工作。1941年到成都,曾任中学教员和报社编辑,因从事进步活动而被辞退。在此期间除举办世界语学习班外,还编辑出版世界语的《新闻记者》、《中国音乐》、《漫画新闻》等杂志,编辑过《中国抗战歌选》。1948年从事反对国民党的斗争被逮捕,在狱中发动难友同狱方斗争,于1949年12月6日英勇就义。 薛向晨(1911- ) 陕西韩城人。1932年在陕西潼关西北军中世界语学习小组中同李绵、许寿真等一起学习世界语。1935年回西安参加西京世界语学会工作,教授世界语;柴泽民先生就是学员之一。后赴延安负责党的蒙边民族工作,解放后任中央民委副主任。 1934年 1934年初,应陕西籍世界语朋友陈声树邀请,王鲁彦赴西安高级中学任教,而后又在郃阳县立中学任教,1935年底返回上海。在西安期间,景梅九先生在自办《出路》杂志上发表社论“提倡世界语”,号召人们抓住机会向世界语专家王鲁彦求教世界语。 【人物链接】 鲁彦(1902—1944),原名王衡,又名王锡成,后改忘我,笔名鲁彦,以笔名行,镇海大碶王隘村(今属北仑区)人。家贫寒,小学未卒业,16岁进上海三菱洋行当学徒,读夜校。五四运动后赴北京,在北京大学跟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学习世界语,加入世界语学会,1923年任爱罗先珂助教。1928年在南京国民政府宣传部任世界语翻译,为报道五卅惨案真相被撤职。1942年主编大型文学月刊《文艺杂志》。贫病交迫、颠沛流离中仍投身抗战文学活动。病逝桂林,葬七星岩后。周恩来致电吊唁,并托人送抚恤费1万元。巴金在悼念文章中称其战斗不息精神“像一个死在战地上的兵士”。鲁迅称之为“乡土文学作家”。 景梅九在西安任教育部长。 夏,李绵和薛向晨支助下,许寿真以回无锡探亲名义请假去上海世界语学会深造。秋,许寿真回到潼关,但因“超假过多”除名。冬,许寿真离开潼关,到西安投奔当时《新秦日报》副刊“新园”任编辑的世界语者杜松寿。
1935年 杜松寿三十年代初学习世界语,支持许寿真利用“新园”办起了“新语言”专刊宣传世界语,并协助许寿真联络西安的新老世界语者,筹备成立西安世界语团体。同年三月离开西安去上海从事新文字工作。 【人物链接】 杜松寿(1906—1991) 陕西华县杜家堡人。中国文字改革活动家。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在毛泽东主持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之后回陕从事过几年农运工作。1934~1935年任西安《新秦日报》副刊主编。抗日战争爆发后,在西安成立“新文字促进会”,随即被国民党政府解散。1935—1937年在上海参加拉丁化新文字运动。1950~1951年任西北出版局审查室主编,1951~1952年任西北人民出版社总编。1952年11月调至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先后任《中国语文》《文字改革》杂志副主编,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处处长、研究员,《文字改革》杂志副总编,并被聘为高等院校文字改革学会顾问。 四月,李绵和薛向晨离开部队回到西安。 六月,景梅九创建的西京世界语学会在书院门成立;李绵和薛向晨与四、五十人参加了成立大会,随后也参加了学会工作。该学会得到杨虎城将军的支持。常务秘书为景梅九的侄女婿世界语者相立三,驻会管理日常工作。 同年,西京世界语学会在书院门民众学校开班,薛向晨任教。学员有柴泽民等。 【人物链接】 柴泽民(1916- ) 山西闻喜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发起组织闻喜县反帝大同盟。1936年西安事变后在西北军中做统战工作。次年参与组建闻喜县抗日武装。后任中共闻喜县委组织部部长,晋豫区条西地委书记、太岳五地委、三地委书记兼太岳军分区政委。建国后,历任中共北京市委郊区工委书记、北京市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市体委主任、驻匈牙利、几内亚、埃及大使,对外友协副会长,驻泰大使,驻美大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事组副组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1935年在西安学习世界语,教师为薛向晨,并加入西京世界语学会,曾在景梅九主编的半月刊《出路》上发表文章宣传世界语。1936年又在《西北工商日报》副刊上发表文章宣传世界语和新文字,还创办《更生》杂志传播世界语。80年代加入世界语之友会,后当选为会长,晚年一直致力于世界语的宣传和推广,经常出席世界语各种会议,发表演说,促进世界语运动的发展。 同年,周庄萍、徐文、郑竹逸合编《现代中文世界语词典》出版。
录入时间:2016/5/26 Hits:3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