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国际教育学院举办“世界语学习与国际视野提升”系列讲座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世界语学习氛围,2021年5月24日至5月31日,国际教育学院推出“世界语学习与国际视野提升”系列讲座。2018、2019级世界语专业的学生和部分教师聆听了讲座。 2021年5月24日上午,国际教育学院院长褚夫敏在世界语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做了首场报告“百年来我国世界语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褚夫敏教授系统梳理了我国世界语发展史,重点讲述了二十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和新时代我国世界语教育教学情况。 2021年5月28日上午,世界语博物馆教师孙明孝做了“苏阿芒,其人、其诗、其事”的报告。苏阿芒是中国最著名的世界语文学作家,他热爱外语,自学掌握了世界语,文革期间受迫害入狱并致残,在监狱中坚持创作世界语诗歌、传播世界语。1979年出狱后,仍然坚持世界语诗歌创作。苏阿芒一生创作了300多首世界语诗歌,被翻译为21种外语在世界上传播。孙明孝老师希望同学们学习苏阿芒刻苦钻研、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学有所成。
2021年5月31日上午,枣庄学院外籍教授朴基完做了“世界语改变了我”的报告,用世界语讲述了他从学习世界语、 世界语是1887年由波兰眼科博士柴门霍夫创造的,它承载着“天下大同、民族团结”的和平理念。历经134年的发展,世界语已成为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国际辅助语。目前,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的提出和“一带一路”倡议使小语种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承载着平等、友谊与和平理想的世界语迎来专业发展新机遇。听完三场学术报告后,同学们表示受益匪浅,不仅了解了世界语的教学及传播历史,而且对世界语文学、世界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同学们表示会把握机遇,学好世界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优秀的世界语专业人才。 录入时间:2021/6/1 Hits: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