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世界语博物馆,国际世界语博物馆

首页 > 征稿

    成人组二等奖——绿星情缘(付希锋)

    (一)遇见

    大学之道,在于明德。在我的大学里真正使我明德的,是我学到的世界语,学到的和平与希望的理念,学到的真正的国际主义之道。世界语与世界语文化不仅仅是丰富了我在学生阶段的学识与认知,更如天边那颗不灭的恒星,为我指明了以后永恒的方向。

                                             作者与佐佐木照央合影留念 

    初识世界语,是在枣庄学院新生参观校史馆和世界语博物馆的活动中。那个时候还在军训,新生们都穿着迷彩军服,长长的队列人山人海。我和李博川也在人海中浮来浮去,对于这个刚认识不久的室友印象还不错,他总是对一切学问上的事情非常认真执着,也很有音乐、计算机方面的天赋。我们正带着好奇的目光,四处“考究“着周围的陈列。走过了一道小门后,忽然感觉眼前的世界不一样了。展厅里放着一首之前从未听过的外文歌,虽听不懂内容,却感觉到无形中有一种力量萦绕着。

    大厅正中间,是一座柴门霍夫的雕像。右边的墙上,有早期世界语的支持者及运动者照片,各个国家的邮票,世界语言分布图。地上的柜台里放着一些书和各种徽章。往前走,是国际世界语协会的历届成员和活动纪事。再往前,左边墙上展览了世界语在各国的传播,右边墙上嵌着绿底白字的28个字母,下面有一个多媒体屏幕,屏幕上有墙上那些字母和一些单词,点一下还可以听到发音。在不远处的墙上,看到了“世界语在中国”几个大字,走过去旁边是一道门,进去后里面又是一片文化海洋。墙上有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的主要活动,有为中国的民族解放而使用世界语的先驱,有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中国世界语运动……地上有两台打印机,旁边有两个独立的小厅——侯志平藏品陈列馆、李士俊纪念馆。

    李博川告诉我他以前见过这种语言,而我对这里的好奇心更浓了。侯志平馆门前站了一名学生,儒雅、娴静,和周围的小绿人格格不入而又与这里的文化氛围相辅相成。我见她戴了博物馆志愿者的号牌,便主动上前请教。这时我才知道世界语是一门独立的语言而不是世界各地语言的汇集,而枣庄学院恰好就有学习这种语言的学生社团。我和李博川都欣喜不已,就好像看到了诺亚方舟。

                                               作者到世界语文化森林公园参加植树活动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后面枣庄市和枣庄学院一些地方特色世界语活动展,还看到了世界语版的美年达和葡萄酒。走到大门口的时候,一句话映入眼帘:Venos iam la tempo, kiam Esperanto, fariĝinte posedaĵon de la tuta homaro旁边跟着中文翻译:将来总会有一天,世界语会成为全人类的财富。我从来没有像这回一样这么认真参观过一个地方。从这之后“世界语“三个字,就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

    (二)星光

    十月的社团纳新格外热闹,全校的一百多个社团同时向新生开放。每个新生都像是海边寻宝的匠工,来来往往去挑选自己最中意的那颗明珠。我和李博川越过人群,直奔世界语协会而去,见到了协会的刘新宇、杨亚淇学姐。她们分享了一些社团活动的精彩经历,还送给了我们一人一枚世界语博物馆的书签。书签漂亮极了,正面是世界语博物馆的图案,背面有毛主席为世界语的题词:“我还是这一句话:如果以世界语为形式,而载之以真正国际主义之道、真正革命之道,那么,世界语是可以学的,是应该学的。”书签角上还挂着黄色的流苏。这是我见过的,真正的艺术品。

                                   作者在纪念柴门霍夫逝世100周年暨中波友谊展做志愿者

    后来社团的见面会,我又见到了博物馆参观的引路人,付晓燕学姐,当时是社团的秘书部长。还见到了社团的刘新宇、杨亚淇、孟响、董佳琦等几个学姐,她们都很热情,经常会为新生指点迷津。那个时候还没到社团开课的时间,但QQ群里已经活跃起来了。当时海南的占兴祥也在群里,每天会发一些简易的单词,后面带着他们的发音,我们跟着认,跟着读。学一些“一二三,早中晚“之类。

    每周三下午是学校的活动时间,社团也在这个时候上课,孙老师给我们讲习世界语。孙老师不仅教我们世界语的发音、词句、翻译,还会给我们讲解世界语真正的文化内涵。我们学到了,波兰眼科医生柴门霍夫在创立这门语言时,赋予其促进世界和平及国际了解的意义。他期待这门语言能够为不同语言人群的交流提供便利,能够帮助人们跨越语言、肤色、种族、地域等界限,平等、友好地相处,而并不打算取代任何民族语。而他的这种国际主义之道不被当时法西斯政权认可,还遭到了迫害……孙老师讲课语言朴实,却字句有力,仿佛将我们带回了柴门霍夫那个年代,我们从柴门霍夫手中接过了旗帜,继续呐喊……孙老师也对世界语充满了热情,并甘愿为之奉献自己的一生。从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到枣庄学院,再到国际交流学院;从世界语博物馆建馆到《墨子》世界语版问世,无不洒满了他辛勤的汗水。

                                        作者获得的中国世界语运动先进个人证书

    当时赵倩澜师姐还在博物馆工作,除了在学习上给我们很多帮助,还时常组织我们学生去和外教老师联谊、交流、聚餐。记得我和佐藤隆介老师的第一次相识,就是我们相约一起去小吃街喝拉面。我用新学来的为数不多的世界语词汇交流,谈着年龄兴趣爱好生活云云。这可难坏了师姐,一边纠正我的发音,还得一边帮我翻译。其实对话交流真的是学习外语的一个不错的方法。其实真正的革命友谊就是在不断地帮助与感激中慢慢沉淀。后来伦子老师来了,我们几个周末还一起去过滕州的墨子纪念馆。就这样,我的世界语一点点进步,我对世界语的感情,也一步步地加深。

    和佐佐木老师的相识,就更精彩了。为了多学世界语或是满足好奇心,我和李博川周一晚自习跑去旁听佐佐木老师的世界语选修课。我们终于见到了佐佐木老师,身材高大魁梧,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然是紫红色,显得神采奕奕。我们为见到佐佐木老师而欣喜而又为跟不上课而苦恼。选修课用的教材内容是佐佐木老师翻译的《道德经》里的句子,我们手里没书,词也没见过几个。老师讲一遍,再找学生翻译,一个一个,谁都不会落下。到我的时候,还耐心纠正我的发音,问清了我们的来意后还把我们的名字加入他的课堂学生名单。课后我找旁边的孙玉斌同学借来了教材复印,还不忘把她推荐到了世界语协会。以后每周一晚上,我多了一节课;每周三下午,我们多了一个人,大家都多了学习世界语的机会。下一个学期到我们选选修课的时候,我又选了一遍佐佐木老师的世界语,李博川和杨帆也选了。这时候我们除了听课还可以帮其他同学做翻译,世界语已成了我们生活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朴基完老师和金老师也经常被孙老师邀请去给我们上课。朴老师是韩国的世界语博士,为了实现传播世界语的理想来中国任教。他每当看到有谁在认真学世界语就会非常高兴;谁的水平又进步了,他总是第一个鼓励。我每次见到朴老师时,他总是热情的和我握手问候:“Kiel vi fartas?”从朴老师那里,我看到了长辈对晚辈的关怀;看到了师者对学者的期望,看到了绿星对绿星的颂赞。

    (三)往事

    在学习世界语的过程中,我们也有很多趣味。世界语文化森林公园,就是我们常去的活动中心。2017年植树节,是我第一次去森林公园,山路蜿蜒曲折,可到了世界语林就豁然开朗。世界语林正面是“柴门霍夫纪念树”,整整齐齐的一片黑松和红橡树。向左是一片高低,路两边也都是树,这里是“希望之星成长树”。这里的树好多都是世界语者捐资种植的,蕴含了满满的一山希望。周围还有很多杏树、栗子树、柿子树,丰富多彩,美不胜收。世界语文化森林的创始人是世界语俱乐部的孙守德先生。从2011年开始,孙守德先生怀揣着理想,痴迷而激情地开始对这片荒山进行整修,这么多年来,凝聚了多少世界语者的心血。 “太阳不独照于孤山,绿星必将耀眼星空”,我们世界语的伟大事业又多了世界语林这片天地。

    2017柴门霍夫年的时候,为了纪念柴门霍夫和更好地发扬世界语文化,世界语俱乐部准备定做一批世界语文化衫发给俱乐部成员。我们从网上订购没有图案的T恤,又订做了带有世界语标志的模板,买来涂料。是的,我们准备自己印制一批文化衫。一时间俱乐部的成员,世界语协会的学生都忙活起来了。我们把衣服平放在桌子上,模板放在衣服上,用刷子把涂料涂上,再拿去晾干。决定这个衣服印刷质量的,就在于刷子涂抹的力度和方法了。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实践的力量是决定成败的力量。终于在夏天到来之前,俱乐部成员都得到了世界语文化衫。因为印制了很多,我们又以收费的方式分享给了全国各地的一些世界语者。俱乐部的文化衫竟引领了一次世界语界的潮流。

    大二时社团换届,我们从上一届学姐手中接过了大旗:张继强为世界语协会会长;张苗苗、付雨为秘书部长;杨帆、葛星为组织部长;李博川、吕乐为学习部长;李欣、禹文明为网络通讯部长;崔学芬、张梦飞为宣传部长;袁雯玉为艺术部长;我和刘恩荣为张继强的助手。为了宣传世界语文化,我们在暑假之前就建好了QQ群,以便暑假向枣院未入学的萌新传播种子。开学军训期间,我们在晚自习去各学院的班级讲学,让世界语提前和同学见面。一时间,学校的新生大都知道世界语和世界语博物馆了。纳新后,我们迎来了王静、张芹、鲁法瑞、宿椿英、陈立源、谭惠雯、李通、郝宇等一大批新成员。为了拓展世界语交流范围,我们协会在赵亚平老师的帮助下与枣庄职业学院世界语社团交流合作;我们还出访过江苏师范大学世界语协会。溥聪聪、孟竹等一些世界语学习者的参与丰富了我们的世界语活动。我们还参加了在台儿庄举办的中波友谊展,感受到了世界的和平之光;后来去北京语言大学参加北京市世界语协会举办的柴门霍夫年读书朗诵活动;在世界语协会排演《止楚攻宋》话剧……

    (四)传承

    枣庄学院2018年设立世界语本科专业,使世界语可以得到专业程度的发挥,对于世界语者来说是莫大的欣慰。李威伦教授,检马奇老师也来枣庄学院参与世界语建设。我也很幸运能够在校时认识赵亚楠、杜军风、孙业盛、李相龙、朱新磊、盛敏、张悦、阎秋羽等一批世界语专业学生。我看到了世界语事业正在一步步做大做强。世界语者在团结努力奋斗,光荣事业在蓬勃向前发展。

    毕业后,我在离枣庄学院不远处的兰陵县东方中学工作,我可以经常回博物馆看看,还可以参加俱乐部的活动。我内心不知多少次肯定过这个正确的决定。冬天,我参加了俱乐部2019年的年会,李博川和崔学芬也回来参加了。想想也是,这里不光是我的家,也是他们的家,我们早已和这里的一切分不开了。杜军凤、孙业盛也凑过来说话,久别重逢,虽没有千言万语的倾诉,却也有把酒言欢的希冀。一同参会的还有临沂世协的主要成员,在张艳师姐的引荐下,我以俱乐部成员的身份加入临沂世界语协会。这次年会还认识了19级世界语班的新秀张明月、朱孟秀。我看到世界语的圣火正在一级一级地传承着希望,我很幸运自己没有掉队。

    从大一时的莽撞、迷惑到大二时的勇敢、干练;从大三时的惜别、不舍到工作后的传承、发扬。世界语贯穿了我五年里的全部生活,我感受到了世界语者凝聚的力量,感受到了绿星在当代所赋予的意义,感受到了真正的国际主义之道。老师,星星,今后我的整个人生都将在星光的照耀下,为了人类的和平与希望,为了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捧出自己那一点绵薄的力量。

    (版权所有,不能转载)

    付希锋

    2021-8-9

    录入时间:2021/8/15 Hits: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