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世界语博物馆,国际世界语博物馆

首页 > 世运博文

    梦逐希望 (李乃学)

                          1992年作者在青岛第五届太平洋地区世界语大会上与丁方明、于长林合影留念

     

         

      

    1963年11月我出生在沂蒙山区最东南部的一个小山村,1983年7月中专毕业分配到日照棉纺织厂工作,1989年4月至今一直工作在日照市党政机关。回首往事,感慨万千,年轻多梦想,追逐乐不倦。在校苦攻专业,立志文学,毕业后先参加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学历,随之参加省委党校函授获大学学历。坚持长跑,习练武术,学过书法,爱好摄影,还有一往情深的世界语。几十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大多梦想如过烟云,而世界语至今留存心中,寄托着我无以言表的情感和希望,真是难以释怀。

    (一)

    小时我生长的山区基础教育十分薄弱,直到高考我们都不知道啥是外语。令我产生学习外语欲望的是,从小我就喜欢看文学作品,中专求学两年,在保持专业学习成绩优异的前提下,我读完了我们学校图书馆里的所有中外文学名著,又到潍坊书店租借文学作品研读。随着阅读国外名著的增多,我产生了一个疑问,这些国外文学名著文字如此优美,是原创如此,还是译者的美化?心里想着,要是能看懂原著有多好。

    中专两年,有一个学期的英语专业课,对没有基础的我仿佛天书,根本跟不上课程,毕业后我发奋自学,那时令人最苦恼的是缺少自学教材,老师更是无从谈起,一个县域,除了重点中学有几位英语老师外,社会上很少外语人才,音像资料更是闻所未闻,几年下来几无收获。1986年春天,我的同事厂医杨培成在厂里宣传推广世界语,我一下子就被世界语独特的魅力所吸引,立即报名参加了6月1日开班的世界语入门学习班,两个半月每周日下午半天学习,从此走上了日后的漫漫自学路。征途漫漫,但走得轻松愉快。外无压力,内有兴趣动力,闲时即学,想起来即学,应急时即学,忙时就放下,甚至一放几年。书架上的书刊起来越多,但是水平上升却如同蜗牛前行,甚至进三步退二步。几十年的学龄应算是老老学生了,然水平仍是初学者。使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矢志未移,仍在前行,只要有梦在,生命就多彩。

    (二)

    世界语传入日照是在1981年,当时仅有8名同志参加函授学习。1983年6月26日,在县科协的支持下,成立了山东省第一个县级“世界语协会筹备组”,同时出版会刊《黄海绿海》,被中华世协载入《中国世运年表》。1985年7月14日,正式成立“日照市世界语协会”,相继成立了三个世界语学习小组,举办讲习班三期,出版《黄海绿浪》八期计2700余份,与全国20多个省市世协进行交流。1986年6-8月,我参加的是第二期世界语入门班,没有成型的课程教材,用的是杨医生油印的十几页自编小册子,由于杨医生的广泛宣传,我们所在的单位就有十几人报名参加学习,全班共50多人学习结业。1987年8月2日,全市百余名世界语者会聚石臼海水浴场,组织了庆祝世界语发表100周年“夏令日”活动,演出世界语文艺节目,我在大会上用世界语演唱了二首歌曲。与会人员在自行车上插上绿星旗,在主要大街上成队骑行,引起居民广泛关注,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1992年8月,日照市世协组织6人参加了在青岛召开的第五届太平洋地区世界语大会,在晚上举办的音乐会上,我演唱了三首世界语歌曲。1995年9月、2009年12月、2013年11月分别参加了在重庆召开的第三届、在南京召开的第八届、在枣庄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世界语大会,并在第八届大会上入选全国世协理事。2006年6月,日照世协承办了在日照召开的山东省世界语协会二十周年庆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2011年,我荣获2009-2011年度中国世界语运动先进个人称号。

    (三)

    世界语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全球的任何角落,种子播撒到哪里,哪里就会生根发芽,直至长成参天大树,但是它需要有人去积极传播。自从相识世界语,我便成了积极的宣传者,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宣传,不遗余力。1987年11月13日,在《日照报》发表《世界语运动在日照》;1994年7月31日,在《日照日报》发表《漫话世界语》;1995年7月14日,在《日照日报》发表《国际辅助语-人类共同的追求》;1995年7月19日、7月21日,在《日照日报》相继发表了《世界语的产生和发展》、《世界语救了我的命》;1998年1月,在日照市文学刊物《金海岸》发表世界语短篇小说译文《渎神的快乐》(译自1997年《monato》第9期)。为了开阔眼界,我从1991年1开始订阅《La mondo》,1996年开始陆续订阅《El Popola C^inio》、《Monato》、《Esperanto》等国内外出版的世界语报刊,只要有世界语新书出版,我总是立即订购。2000年12月,《El Popola C^inio》终止发行纸制版,为此我伤心了好长时间,就像一个知心朋友永远离我而去。现在,我家中满屋书架上的藏书几乎捐赠贻尽,唯有世界语书刊有增无减。我清楚知道,这么多书刊我是看不过来的,但是心灵深处总有一种声音在召唤我,吸引着我,努力订阅和收藏我还没有的书刊。我满心期待着,总有一天,我会和它们好好相会,倾心交流。

    (四)

    如果说1986年的世界语入门班是启蒙,那么李士俊老师编写的《世界语自修课本》则是我的入门教材,到1992年我开始学习《希望》,通过反复聆听《希望》教学录音带,听力有了明显提升,之后又自学了其他专家编写的教材,挤时间浏览订阅的书刊。但是,我的世界语水平确实是在停留初级水平,有一段时间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单词,可时间一长就忘得差不多了。客观上我在机关工作的大部分时间是相当繁忙的,别说静下心来看书,就连桌上的报刊和电脑都没时间看。特别是在刚入机关工作的头几年和在开发区领导岗位工作的近十年,几乎中断了与世界语的接触,所以入门学习世界语时间虽长,但学习是碎片化的,缺乏系统全面训练,加之没有语言交流机会,听说交流更是上不了场面。虽是遗憾,但也无奈,终究工作第一,业余从之,但只要工作稍有闲暇,就会翻阅浏览,象是又会了会老朋友。

    1992年参加了在青岛召开的第五届太平洋地区世界语大会,使我对世界语有了更深入地认识,对它的前途更加充满信心。会议期间和日本世界语者泽谷雄一成了朋友,在游览崂山期间,我为他录制视频,他为我拍照,多次合影留念。他送给我两支日本产富士胶圈,并把我相机的感光指数调到400(国产富士胶片指数100),我当时还不知道国产和日本原产照片有感光指数差别。会议结束的晚上,我和于长林老师一起把他送上去上海的火车。2000年5月,泽谷雄一先生第二次来中国,先后游览了日照、枣庄、曲阜、泰安等地,遗憾的是我当时正在济南学习培训没能见上面。他在回国后撰写的游记《十八年的巨变》里也提到此事,并对我派车去青岛机场接他到日照表示了感谢。

    自青岛会议之后,我自觉学习进步很快,就想尝试与国外世界语者进行交流。当时的通讯手段可不象现在方便,那时只有写信一种方式,而且如果顺畅及时的话,一个来回至少也要一个月。我便从全国世协提供的国外世界语者名单里选了七八个写信,心里根本没底能不能收到回信。初次信件的内容主要是对日照的概况进行宣传,并欢迎他们有机会来中国日照旅游观光。在满怀疑虑中等待了一个多月,陆续收到了俄罗斯、罗马尼亚、捷克、巴西和阿根廷五个国家世界语者的回信。他们的回信验证了世界语在全世界语是通行的,交流是没有障碍的,这进一步增强了我学好世界语的信心。在此后的通信中,俄罗斯和罗马尼亚的世界语者寄来了他们的全家福照片,其他几位也寄来自己的照片和新年贺卡,我也是对等回应,寄去精美的中国贺年卡等工艺品。有一事,现在想起来都使我心里感到特别酸楚。家住世界著名旅游圣地索契的俄罗斯世界语者在第二次来信说,苏联解体之前他们的生活幸福美满,解体后,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她很不好意思地解释说明,她写信用的纸张是粗糙的用纸,但从她寄来的全家福照片上看,他们的精神状态是很好的,心里稍许安慰。很长时间我内心十分感慨,多么强大的苏联,一夜之间竟变得如此凋落。她在信中提到对中国的脸谱很感兴趣,我便搜集了一些给她寄了过去。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能够有机会去俄罗斯和罗马尼亚,面见一下当年的信友,看看他们现在过得可好吗?很遗憾的是,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后十几年时间里,除了工作,再也没有时间做其他爱好的事情。因此,通信交流也就此中止了。

    (五)

    在全世界各国人民之间语言交流的平台上,世界语确实是当之无愧的首选,她通体散发出的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希望之光。中国的崛起和一带一路倡议,把世界语的推广使用推上历史前台。我们每位世界语者都应不忘初心,担当起应负的使命,共同促进这一人类文明进步史上最具生命力交流工具的广泛使用。唯一的希望就是行动,除了行动没有任何希望。枣庄E者孙明孝和银川E者黄银宝等众多E同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和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值得我们表示由衷敬意!

    (作者: 日照市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主任)

                                     2021.8.10

     

    录入时间:2021/10/15 Hits: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