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世界语博物馆,国际世界语博物馆

首页 > 世运博文

    孙明孝:怀念侯志平老师

    2023年2月14日开学第一天,像以往一样,我打开世界语博物馆的门在馆内巡视了一番。和往常不同的是,我这次来到侯志平藏品陈列室,触景生情,满满的回忆与怀念涌上心头。侯志平老师是1月27日走的,这十几天里,我始终没有走出因他的逝世和疫情所带来的低落情绪。

    侯志平老师没能挺过新冠疫情放开最后的一个小波峰。这次疫情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其中还有《红楼梦》的世界语译者谢玉明老师。

    侯志平老师是中国世界语运动史学家,世界语运动史的研究成果颇丰。难能可贵的是,在电脑尚未普及之前,侯老师甘于坐“冷板凳”,利用调查表、查阅资料、走访和手抄等办法,摸清了中国世界语运动的脉络,为中国世界语运动史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1年4月,侯志平老师采访巴金


    目前,中国世界语运动史的学科研究已经成型,由此所关联的中国文化思想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的成果层出不穷,由世界语史料所引证的历史事实和导向多来源于侯志平老师的基础研究。从《世界语运动到中国》到《中国世界语运动简史》,从《你知道世界语吗?》到《世界语在中国一百年》,从《中国世界语人名录》到《与希望同行》,再到《中国世运史钩沉》;由科普作品到专题研究考证,无不凝聚着侯志平老师一生挚爱世界语,精心收藏史料,终生研究世界语运动史的学者风范和大师精神。


    我从1983年学习世界语以来,一直从事世界语活动,始终关注着世界语运动的发展,对世界语运动史的学习也是始终如一,侯老师的著作是我的必修教材和案头书之一。读史明鉴,在学习中我不断了解了世界语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对不同历史时期世界语运动的特点和世界语者的经历和思想变化不断认知,在一代又一代世界语者光辉事迹的鼓舞下,在先人们走过的路上,我也始终不移地坚持开展世界语活动,同时也为世界语文化保护事业做着自己的贡献。


    2012年我有幸参加、见证了世界语博物馆的建设,而世界语博物馆建设的第一个支持者、推动者和最大的贡献者就是侯志平老师。


    2012年5月,侯志平老师在世界语博物馆建设论证座谈会上发言


    2012年4月20日,就世界语博物馆建设事宜,我们拜访了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和在京老世界语者,包括李士俊、谭秀珠、邹国相、祝明义、张载、叶念先等老世界语者。在侯志平老师家,他当场表示向世界语博物馆捐赠全部资料和藏品。5月4日,全国世协在京召开常务理事会,统一了思想。5月7日,全国世协和枣庄学院在北京共同召开了世界语博物馆建设论证座谈会。会上,侯老师当众号召到会的老世界语者带头捐赠资料,并在会上散发了他的捐赠清单。在他的号召下,谭秀珠、邹国相、祝明义等老世界语者纷纷向世界语博物馆捐赠了藏品。为了获得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实际上的支持,他又多次向专业世界语单位和中国外文局领导游说建设世界语博物馆的重要意义。针对个别常务理事反对或者说质疑枣庄学院创办世界语博物馆举动时,侯志平老师和李威伦老师一起做出了正面的回应,时任中国外文局常务副局长、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第一副会长郭晓勇力挺了世界语博物馆建设,称“举全国世界语者之力,支持枣庄学院创办世界语博物馆”,世界语博物馆建设的成功是与中国外文局、中国报道社和全国世协的支持分不开的,侯志平老师功不可没。



    会后,侯志平老师先后分四批将自己一生的珍藏捐给了世界语博物馆,这里不仅有侯志平老师收藏的500多本世界语图书,还有《中国报道》和《世界》杂志的合订本;不仅有侯志平潜心收藏的各地、各类世界语文件、档案、照片、调查表、邮品,还有极其珍贵的世界语小报3000多份。侯志平老师的捐赠成为我们创办世界语博物馆的基础资料,也是我们办好世界语博物馆的保障和底气。为此世界语博物馆专门设立了侯志平藏品陈列室并聘请侯老师为枣庄学院名誉教授。侯志平老师在自己带头捐赠藏品的同时,不忘宣传推介世界语博物馆,后来又动员力强、赵慕英、秦凯基以及李士俊的家属向博物馆捐赠藏品。遗憾的是我们无法联系到秦凯基,他也找不到我们,在我们登门拜访时只看到了他门上张贴的绿星,老人家出门散步去了,而且没有手机和电话。去世后,他精心收藏的世界语邮品不知道流落到何方。

    我每次去北京都会见侯志平老师,都有聆听他的教诲和他的藏品故事的机会。有一次侯志平老师还专门请我和太原柏杨树街小学的魏玉斌校长一起吃饭。他不仅在世界语藏品收集上给予了具体的指导,还对这些藏品的利用和保护提出了意见,为此,我们将藏品分类登记、建档。2014年世界语博物馆参加了首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在文物普查的基础下编辑出版了15卷的《中国世界语运动史料》,这个史料成为世界语运动史引证最多的参考资料来源之一, 目前被引156次。可以说这个学术贡献是很大的,这个贡献离不开侯老师的关心关怀和支持。

    2014年5月,侯志平老师到(枣庄)国际世界语林考察


    看似不起眼的收藏工作却是非常繁琐,作为大收藏家的侯志平老师非常细心,小到每一张名片,每一个信封、卡片,大到系列专著。恰恰就是一张小小的名片,一张平淡的信封,却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与人的交往和思想交流。从事史学研究离不开思想史,也许就是因为小小的名片、几通平凡的信札的丢失而给史学研究者带来遗憾。眼下,很多老世界语者都有收藏的习惯,但没有谁能比侯志平老师的收藏的丰富细致,也没有谁能像侯老师一样把自己终身收藏的史料“裸捐”到世界语博物馆,保护传承。这就是平凡和伟大的区别。世界语史料捐赠完,侯老师又将自己的非世界语图书捐给了枣庄学院。这种对文化传承的大爱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如今,侯老师已去,他的教诲和奉献精神永远激励着我前行。


    录入时间:2023/2/28 Hits: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