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世界语博物馆,国际世界语博物馆

首页 > 工作动态

    我校承办首届世界语译介与传播学术会议

    由我校主办的世界语译介与传播学术会议于628日在市中校区召开,本次会议是国内首次聚焦世界语译介与传播主题的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校党委书记高峰,党委副书记、校长丛海林,党委委员、副校长褚夫敏、党委委员、宣传部长闫盺出席会议。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副会长、我校原党委书记、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院长曹胜强,全国世协秘书长、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世界语部主任陈吉、国际世界语协会主席邓肯教授、国际世界语协会亚太委员会主席西永笃史先生、国际世界语教师协会艾哈迈德先生、国际世界语研究院院士朴基完博士、波兰亚当·密兹凯维奇大学伊洛娜教授、韩国外国语大学李永求教授、著名汉学家、冰岛驻华使馆原公使衔参赞拉格纳尔通过线上线下形式了出席会议。

    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冰岛、波兰、韩国、伊朗、意大利等16个国家,以及国内北京、上海、天津、江苏、甘肃、安徽、河南、浙江、吉林、山东等省市的世界语组织和高校的154专家学者、世界语爱好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丛海林主持,党委书记高峰致欢迎辞。C124FE7BEE25837A4A655927457_EB23D428_E46A

    高峰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我校的世界语活动的历史、学科建设历程和研究成果。他指出,此次举会议,是我校响应党和国家外宣事业号召、服务我省国际教育合作和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本次学术会议进一步提升我校世界语译介水平和国际传播能力, 为用世界语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贡献枣院力量;为进一步推动世界语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与发展,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合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B7B1D5013AA00768C473E73D230_2181672B_17188

    邓肯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中国在世界语翻译领域的学术贡献,称中国文学作品通过世界语译介为全球读者提供了了解中国文化的桥梁。他指出世界语翻译能跨越语言障碍,促进多元文明对话,尤其凸显中国文化对人类认知的独特价值。国际世界语协会支持高校推动此类学术活动,并对我校“国际世界语协会亚洲图书馆”表示支持,并期待未来深化合作。

    全国世协秘书长陈吉在致辞中回顾了世界语传入中国百年来的译介成就,指出世界语译介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她提出要构建兼具翻译研究与国际传播特色的学术体系,深化世界语基础理论与国际传播理论研究,创新话语体系建设,搭建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将持续支持各地学术交流,推动世界语高质量发展,服务于国家战略。

    7C509CA71384C611F34A424CE04_61473D49_FA99

    会议收到了来自美国、伊朗、日本、韩国、波兰等国家和地区的贺信38封。

    我校世界语专业学生和青年教师龙云霞分别朗读了冰岛汉学家,冰岛驻华使馆原公使衔参赞拉格纳尔创作的贺诗和国际世界语者教师协会的贺信。

    会议围绕翻译理论和实践,中国文化翻译和传播,世界语语境下中韩文化交流等主题开展了主题演讲,学术报告,科普讲座和学术讨论。

    学术会议分别由我校世界语博物馆建设研究专家孙明孝和原国际广播电台世界语部译审赵建平主持。

    世界语研究院院士朴基完博士做了“中国文化世界语译介的意义与国际影响”主题演讲,他在演讲中介绍了安偶生将鲁迅、艾青、李扬、碧野等多位中国作家的作品翻译成世界语,并在韩国世界语界广为流传的案例,同时结合AI技术的普及讨论了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的现实意义和差别。

    国际世界语研究院院士、南昌大学博士生导师弓晓峰教授做了“《红楼梦》的世界语翻译艺术”主题演讲。她在演讲中,就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和中世双语之间的语法差异,依托世界语翻译家谢玉明的《红楼梦》经典译本,针对翻译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和学术探讨。她指出,词汇丰富,韵律优美,大胆省略,简洁明了,翻译策略多样,铸就了了红楼梦世界语翻译艺术的精彩表现。

    在“《墨子》世界语译介与国际传播的研究”学术报告上,孙明孝展示了墨子的思想传播与中世双语《墨子》的翻译历程和国际影响。报告中,他就《墨子》翻译版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分享了中、日、波三国在《墨子》译介传播中的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的经验。

    国际世界语者教师协会副主席亚历山德拉·马德拉在“叶君健的世界语译介与创作”学术报告中,介绍了叶君健的世界语著作《被遗忘的人》和《新任务》。她还以英国作家W.H.奥登和克里斯托弗·衣修伍德所著的《战地行纪》,对叶君健的著作传播影响展开深入研究。

    最后,韩国知名世界语学者崔挽源做了题为“中韩世界语者之间的文化交流”的学术报告。报告展示了关于安偶生的影像史料,并补充了其的经历和社会背景。E139473E32E94F18E7004AE0F1A_C5A48AAF_11CB5

    会议期间,参会人员还前往世界语博物馆参观交流。在博物馆学术报告厅,苏州市科普促进中心主任、科普专家朱利荣、世界语文学爱好者胡国鹏分别以“丝绸之路的世界语传播渠道”和“中国儒家典籍的世界语翻译”为题举办了科普报告。胡国鹏在报告中对我校编译的《墨子》《庄子》《孟子》《聊斋志异》给予了高度评价。

    闭幕式由国际处副处长梁钰堃主持,党委委员、副校长褚夫敏致闭幕词并与向学术报告嘉宾和向世界语博物馆捐赠藏品的与会人员颁发了报告和捐赠证书。山东非遗伏里土陶艺术传承人甘言地向我校捐赠了“伏里土陶——孔子像”。

    此次会议是中国世界语运动有史以来的一次高端译介和传播学术会议,会议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世界语译介和国际传播事业的开展,同时也将提高我校世界语译介能力和传播水平。CDA8B3B3C638416211F69A46802_35D8AFD6_17535


    录入时间:2025/7/1 Hits: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