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世界语博物馆,国际世界语博物馆

首页 > 国内新闻

    第15届全国世界语大会举办 以“语”为桥促文化交流

    15届全国世界语大会于1031日至112日在山西太原山西财经大学举办,200余名世界语者在这里济济一堂。专家认为,新时代世界语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应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加强协会建设,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届大会以初心、未来、交流、合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世界语力量为主题,包括相识晚会、书展、专题分组会、教学工作研讨会、中青年世界语骨干培训等活动,由中国外文局指导,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联合主办,外文出版社、山西省世界语协会协办。

    世界语是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博士于1887年在印欧语系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人造语言,以让全人类能够平等、无障碍地沟通为目的。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是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国际辅助语之一。

    安徽省蚌埠医科大学药学院副教授王迪生,携带他历时10年撰写的世界语原创中医论著《保健人的生命之根》来到了会场,以此鼓励医学界的世界语者多出好书,向世界宣传中医药文化。这本书在荷兰国际世界语协会总部的世界语书店售卖,下一步我计划将它改成电子版,通过网络更广泛地传播中国文化。”68岁的王迪生说。

    《墨子》《孟子》《庄子》……枣庄学院以世界语为媒介出版的中国文化研究与传播系列丛书,也来到了这届大会设立的读懂中国 文明互鉴世界语主题书展上。枣庄学院的世界语博物馆收藏着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5万件藏品,其中包括1.3万册图书。书展上还有外国友人专程来到大会现场淘书

    世界语比较包容,语言可塑性强,不好翻译的都可以翻译。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常务理事、枣庄学院世界语博物馆建设研究专家孙明孝说。

    被世界语的魅力所吸引,“00女孩龙云霞一直坚持学习。她从枣庄学院世界语专业本科毕业后,又在波兰的亚当·密茨凯维奇大学攻读了世界语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现在回到枣庄学院教授世界语,并与同事合作翻译出版了《丝绸之路(世界语)》等书籍。

    说世界语的人虽然不多,但涉及的国家很广,以世界语为可以触达很多国家,实现再翻译再传播的效果。龙云霞说。

    (来源:新华社;记者王学涛、李元昊)

    录入时间:2025/11/2 Hits:37